山東話其實更好懂,濟南話、濟寧話、棗莊話,都是地道的山東話。此問題如果反過來問也同樣可以,河南人為什么說山東菏澤話,歸結原因在于,大范圍屬性上的方言,沒有河南話一也沒有菏澤話一兩者基本都屬于中原官話的方言范圍,不能說菏澤人說的是河南話,中原官話不是單純河南一個省份就能代表的,只不過河南作為中原官話發源地,當前使用人數較多罷了。
1、山東話和河南話總體哪個更難懂?
謝邀。作為中文系的畢業生,加之山東是我生活的地方,我來分享一下體會,先來定義一下我認為的更好懂是什么標準?那就是和普通話發音接近,最多有平仄上去的差別,一句話發音的字數也要基本一致,不能像粵語那樣完全脫離北方語系。山東話其實更好懂,濟南話、濟寧話、棗莊話,都是地道的山東話,大家聽評書,武松打虎都能聽懂,所以山東話不難懂。
尤其是棗莊話,口音范圍覆蓋江蘇徐州至安徽蚌埠,都是一樣的口音,非常有意思,這一帶近一千公里范圍聽口音分不出來你是山東人、江蘇人還是安徽人,(科普:歷史戰爭等原因造成的人口南遷)不過山東話有一個軟肋,就是膠東話太難懂,基本上濰坊以東到威海,山東人自己也聽不懂了。中間還有個淄博話,說的快了你也聽不懂,青島話還湊合聽,你們聽黃渤在瘋狂的石頭中的臺詞,就是青島話,而且是青島農村話,如果地道的青島城里話也不好聽。
(不要以為拍攝地在四川就說的是四川話,科普:四川話也屬于北方語系,所以大家能聽懂的差不多)所以總體來說河南話更好懂。發音方式基本和普通話類似,字數接近,大家聽豫劇都能聽的差不多,而且河南話有個特點,就是河南境內所有的話都是一種口音,不要擔心豫南和豫北不一樣。河南話歷來屬于中原,開封為北宋首都,所以一千年前,河南話屬于大宋王朝的官話,就是當時的普通話。
2、山東菏澤的人,為什么說河南話?
此問題如果反過來問也同樣可以,河南人為什么說山東菏澤話,歸結原因在于,大范圍屬性上的方言,沒有河南話一說,也沒有菏澤話一說,兩者基本都屬于中原官話的方言范圍,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前些年因為工業短板,省內大批務工者分散到了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隨之帶去的就包括自身方言,所以當很多人后來發現山東魯西南方言與河南話類似時,就有點搞不清楚,其實菏澤的中原官話也是土生土長的方言,根本不是后期受河南影響。
就像是普通話普及全國一樣,中原官話的使用范圍主要包含山東魯西南地區和河南大部,且兩者不但方言屬性類似,文化習俗、飲食等也有很大相似性,不能說菏澤人說的是河南話,中原官話不是單純河南一個省份就能代表的,只不過河南作為中原官話發源地,當前使用人數較多罷了。當然,菏澤本地方言與河南方言雖然同屬于中原官話,但仔細分還是有明顯區別的,音調、音色上都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