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首先要了解高校輔導員的崗位定位。最后看看高校輔導員的其他收入組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現在高校里面越來越意識到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而且部分高校已經把輔導員崗位作為學校中層干部培養的重要渠道,我們再來看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情況。
1、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如何?
大家好,我是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多年專注于高校人事人才工作。要了解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首先要了解高校輔導員的崗位定位,高校崗位一般分為三大類——高校教師、其他專業技術和管理三種。輔導員的具體崗位稱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崗位”,因為沾著教師兩個字,所以在高校崗位管理中,參照教師崗位序列執行,即走教授三、四級(一般不會設立一級、二級),副教授一、二、三級,講師一、二、三級和助教一、二級這個序列,
但是,由于思政教師的職責與高校教師相差很大,所以,在設計績效工資標準的時候,輔導員又是按照“其他專業技術”序列執行的,一般來說,比高校教師崗低一些,比管理崗略高。其次我們再來看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情況,應該說,同樣條件的畢業生(一般是碩士研究生)要到高校工作,選擇做輔導員比選擇做管理崗性價比更高。輔導員最大的優勢是“兩條腿走路”,即同時具有職稱和職級,工資待遇就高執行,
研究生畢業后擔任輔導員,進校從助教干起,2年可評講師,而管理崗進校是九級職員,2年轉八級職員或提任副科,工資低于講師三級。輔導員講師5年后,從年限上就可以評副教授了,而管理崗副科3年后提正科,正科最快也要3年才能副處,工資低于副教授,而且,輔導員評副教授的難度比正科提任副處的難度小很多。最后看看高校輔導員的其他收入組成,
高校輔導員除了正常的工資獎金外,還會有一些其他合理收入,當然,都不算很多。一是有的輔導員會承擔就業指導、思政教育、軍事理論等課程,這是有課時費的;二是輔導員會承擔學院的事務性工作,比如兼做黨務秘書工作,在年底學院核算績效時會考慮這部分工作量;三是其他一些兼職收入,看個人能力了,反正我了解的輔導員就有在外面與人合伙做生意的,
以上就是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待遇在學校里面所處的一個地位,不算高,也不算最低,至于具體的數額,還是要看學校的地域、層次、經營情況等等。據我掌握的情況,在東部較發達地區的部屬高校,剛進校輔導員應該能拿到7萬左右,到副教授或者副處就能拿到15萬以上,省屬院校整體要低一些。如果放到整個社會上來看,一般處于同一個城市里同學歷人才收入的中等位置,跟公務員差不太多,但穩定,也更自由,性價比很高,
2、研究生畢業,你愿意到高校做輔導員嗎?這工作怎么樣?
客觀理性地來分析,高校輔導員是一份不錯的職業。輔導員工作的性質不愿意當輔導員,是因為看到了輔導員工作的繁雜性,輔導員往往要面對200左右學生,學生又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的家庭背景,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要做好每一個人的工作并不容易。而且輔導員的工作涵蓋了學生的方方面面,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務管理,評獎評優,心理輔導,危機干預,突發事件處理,等等,
這份工作之所以讓人覺得不容易,主要是因為工作的對象是人。不但有學生,還有學院的領導,學校的老師,以及學生背后的家長,特別是家長,對孩子都特別在意,孩子在大學里面表現不好,出現任何意外情況,首先被推出來的都是輔導員,換句話說,輔導員既是基層人員又是一線人員,工作并不好干,同時在高校比起來,輔導員的學歷并不算高,工作的崗位雖然重要,但是往往不受重視,所以在待遇方面與老師,教授比起來就有一定的差距。
輔導員工作的優勢既然有這么多問題,為什么還要說輔導員是一份不錯的工作?首先考慮另一個問題,如果不干輔導員干別的工作,哪一項工作是輕松而又工資高的呢?所以說每項工作都有它的特殊性也有他的挑戰性,關鍵是要看從工作當中獲得什么,如果僅僅看到它的不足之處,那么在就業的時候恐怕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輔導員工作的優勢在于首先是高校的工作環境相對比較優越和穩定,雖然面對的是學生,但是絕大部分學生并不會給輔導員帶來太多的問題,相反很多學生可能會成為輔導員的朋友,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輔導員今后的資源,上學階段,輔導員能給學生帶來影響,畢業以后學生也有可能反過來給輔導員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