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沈戰役開始于1948年9月12日,結束于11月2日,歷時52天,主攻部隊的有線電話,直接延伸到第一梯隊的營、連、排及突擊班遼沈戰役的意義,遼沈戰役勝利的意義非常大,具體為以下,總之,遼沈戰役是立國之戰,奠定了解放全國的基礎,為以后的兩大戰役鋪平了道路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分別在什么時候,遼沈戰役共打了多少天。
1、遼沈戰役,1948年9月到11月,中共70萬人,總指揮是林彪,總前委羅榮桓,劉亞樓。國軍55萬人,總指揮衛立煌,副總指揮廖耀湘,鄭洞國。中共傷亡7萬余人,國軍傷亡,被俘55萬人。2、平津戰役,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中旬。中共84萬人,林彪總指揮,總前委劉亞樓,羅榮桓,聶榮臻。國軍60萬人,總指揮傅作義。中共死傷3.9萬人,國軍52萬人死傷或改編。3、淮海戰役,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中旬。中共60萬人,總指揮粟裕,總前委劉伯承,鄧小平,譚震林,陳毅。國軍80萬人,總指揮劉峙。中共傷亡十萬余人,國軍傷亡,被俘55萬余人
遼沈戰役勝利的意義非常大,具體為以下。1、解放了大東北,東北的工業和農業都很好,為解放戰爭提供了物資供應。2、振奮了解放軍士氣,讓老百姓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參加解放軍的人更多了。3、經過這次戰役,國民黨軍隊人數變為290萬,共產黨軍隊人數變為300萬,國共軍隊力量發生扭轉,共產黨武裝力量首次超過了國軍。4、改變了各界對共產黨的認識,很多黨外人士看清了中國的未來,所以以后很多國民黨軍隊投降歸順共產黨。總之,遼沈戰役是立國之戰,奠定了解放全國的基礎,為以后的兩大戰役鋪平了道路
3、遼沈戰役共打了多少天?遼沈戰役開始于1948年9月12日,結束于11月2日,歷時52天。在戰役過程中,東北軍區司令部的4部電臺,以l部對中央軍委和野司前指,以3部電臺分別與各二級軍區、后勤組網聯絡,野司前指有電臺9部,以8部分別與各縱隊及其下屬師組網,越級聯絡到師;以1部電臺對中央軍委、東北軍區及華北第2兵團,按約定時間以不同頻率進行聯縱隊一般有電臺10部,總機40部,單機330部,無線電話機12部,按級組織通信保障。在打錦州時,野司通信處制定了詳細的通信保障計劃,確定外圍戰斗以有線電通信為主,運動和信號通信為輔;突破前沿和縱深戰斗中,有線電、無線電話、運動、信號等通信手段并用,野司指揮所分別與各縱隊、各師和支援作戰的炮兵部隊都建立了縱向和橫向的有線電聯絡,形成了多路迂回的有線電通信網絡。主攻部隊的有線電話,直接延伸到第一梯隊的營、連、排及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