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18載,學校率先躋身于中國教育創新改革尖兵前列。武漢體育學院在全國體育類高校中還是比較強的,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專家學者和知名教練員,學校前身為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2015年6月正式更名為武昌首義學院,學校擁有馬家莊校區(校本部)和藏龍島校區(分校)兩個校區,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
1、武漢體育學院怎么樣?
武漢體育學院在全國體育類高校中還是比較強的。武漢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原名中南體育學院,學院總占地面積1800余畝,其中本部面積800余畝,建筑面積達34萬余平方米。擁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亞洲劃船培訓中心、運動訓練測試中心,以及武術館、摔跤館、游泳館、球類館、體操館、田徑館、網球館等較先進和齊全的教學、訓練及科研設施,圖書館藏書達80余萬冊,
學校擁有馬家莊校區(校本部)和藏龍島校區(分校)兩個校區,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其中,馬家莊校區地處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風景秀麗,占地面積800余畝,建筑面積34萬多平方米;藏龍島校區地處武漢市江夏藏龍島開發區,環境優美,規劃面積1000畝,一期工程建筑面積10萬多平方米,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專家學者和知名教練員。
專任教師、教練員中有高級職稱人員400余人,教師中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體育學科評議組成員1名、國家社科基金體育學科評審組成員1人,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楚天學者”特聘教授4人,國家體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3人,湖北省突出貢獻專家10名、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2名、享受國務院和湖北省政府津貼專家18人,博士生導師26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湖北省優秀教師3人,三名教授入選湖北省學位委員會第三屆學科評議組哲學教育學學科組成員,
2、武昌首義學院怎么樣?
武昌首義學院,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是由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軍威教育投資集團合作興辦,經教育部批準興辦的本科層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中國現代教育發展體系中按照新機制、新模式運行的創新型大學。學校前身為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2015年6月正式更名為武昌首義學院,2015年3月,獲批“應用技術型普通高校轉型”試點高校。
2016年12月,晉身教育部“互聯網 中國制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試點院校,歷史從這里走過。校區原為清末陸軍第三中學堂,同時又系武昌新軍馬隊、炮隊駐扎地,時值七百位熱血志士匯入武昌首義主力軍,故成為辛亥革命發源地之一。1913年,即民國二年,章太炎先生撰《武昌首義宣言》倡設大學,以紀念武昌首義之功烈,傳承辛亥革命之精神,
抗日戰爭時期,為培養和提振國民英雄主義精神,宋慶齡先生不辭勞頓奔波募款,并請辛亥革命家和書法家集于一身的喻育之先生,題寫“武昌首義大學”校名。1946年,辛亥志士李翊東又撰長文吁請,創立一所紀念性、研究性的武昌首義大學,砥礪18載,學校率先躋身于中國教育創新改革尖兵前列。2006至2015年,連續十年蟬聯中國一流獨立學院(五星級應用型大學)排行榜首;亦屢居“中國五星級民辦大學”榜首,且疊獲“中國兩岸四地最佳私立(民辦)大學”譽稱,
2015年轉設為普通民辦高校后,再居同類院校榜首。多次被新華網、新浪網等主流權威媒體評為“中國品牌知名度民辦高校”、“中國社會影響力民辦高校”,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2019中國大學一流專業排名中,武昌首義學院問鼎校友會2019中國民辦大學一流專業排名榜首,是2019年中國本科專業辦學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辦學特色最鮮明的民辦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