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家常菜,我估計說不好,因為武漢三鎮不同城區的武漢人可能對武漢的家常菜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就說說武漢漢口這邊普通家庭中的家常菜吧。武漢這邊的蓮藕是粉糯的,在武漢漢口這邊一般都是蔡甸的蓮藕就算比較好的了,所以用吊子煨排骨藕湯,家家戶戶基本上是吃的很頻繁的,這個也好吃,蓮藕粉粉的。
1、武漢的親們,武商的儲備肉品質怎么樣?五花肥不肥?
我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得先普及解儲存肉的一個知識。第一、什么叫儲存肉?指畜肉宰殺后,經預冷排酸,急凍,繼而在-18℃以下儲存,深層肉溫達-6℃以下的肉品,優質冷凍肉一般在-28℃至-40℃急凍的肉類產品以便于儲存。這樣的儲存肉肉質、香味與新鮮肉或冷卻肉相差不大,第二、這些經過急凍易儲存的肉類又是如何保證品質和安全呢?1、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所有肉類產品都必須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將宰殺后的畜胴體迅速冷卻,排除體內的熱量,使胴體溫度降為0—4℃,并在后續的加工流通和分銷過程中始終保持0—4℃冷藏的生鮮肉。
冷卻肉可使“后熟”過程進一步完成,其主要特點是:肉質的香味、外觀和營養價值與新鮮肉相比變化很小;肉體內凝膠態的蛋白質在酶作用下變為溶膠狀,部分蛋白質分解為蛋白胨氨基酸等,從而破壞了其膠體性,增強了親水性;肌肉松軟,水分較多,肉湯透明,并富有特殊的肉香味和鮮味,冷卻肉在零度條件下,保存期限為15—20天。
3、冷凍肉由于水分的凍結,肉體變硬,凍肉表面與冷凍室溫度存在差異,引起肉體水分蒸發,肉質老化干枯無味,出現“干耗”現象,解凍后,蛋白質喪失了與膠體結合水再結合的可逆性,凍肉烹制的菜肴口感、味道都不如新鮮肉,儲存期限5到10個月,具體由地方部門頒發的食品流通許可證為準。冷卻肉與鮮肉相比,多數微生物受到抑制,更加安全衛生;它與—18℃以下凍結保存的冷凍肉相比,又具有汁液流失少、營養價值高的優點,
因此,冷卻肉是比新鮮肉衛生、比冷凍肉更富營養的肉,品質也更好。第三、武漢的商家的肉品會按照規定嚴格執行嗎?增溢冷鏈肉類食品是目前武漢最大交易市場,供應著百分之80武漢的餐桌,因此為了保證質量,增溢冷鏈負責人表示:商家、市場部、監管部門三方通力合作,據武漢有關媒體報道:增溢冷鏈相關部門每月都有排查相關過期食品,保證質量。
2、武漢人的家常菜,你知道多少?
武漢人的家常菜,你知道多少?更多家常美味菜譜,請關注覓源良食,喜歡我的美食圖文就請點贊、收藏、評論、轉發!武漢湖北省的省會城市,長江和漢水將武漢分為漢口、漢陽、武昌。武漢的家常菜,我估計說不好,因為武漢三鎮不同城區的武漢人可能對武漢的家常菜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就說說武漢漢口這邊普通家庭中的家常菜吧,1、這碗湯我估計大家都不會說這不是武漢的家常菜,排骨藕湯:武漢這邊的蓮藕是粉糯的,在武漢漢口這邊一般都是蔡甸的蓮藕就算比較好的了,所以用吊子煨排骨藕湯,家家戶戶基本上是吃的很頻繁的,這個也好吃,蓮藕粉粉的。
2、大江大湖大武漢,湖多,所以常吃魚,江里的湖里的魚吃的比較多,特別是鯽魚,武漢又叫喜頭魚,一般的做法都是紅燒,所以又叫紅燒喜頭魚;3、紅燒冬瓜,冬瓜切得很厚,燒出來好像是肥肉一樣,但其實是冬瓜,這道菜夏天吃的比較多;4、這道也是夏天的菜,蒜苗燒五花肉,不過我感覺這道菜大家吃的都是蒜苗,五花肉相反變成了配菜;5、芹菜青椒炒肉絲或者是千張青椒炒肉絲,有時還會加點榨菜其中,反正就是一道下飯菜,類似于這樣的菜在武漢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那是常客;6、藕帶,就是蓮藕還是藕苗的狀態,不過現在聽說好像也有專門種植藕帶的了,一般都是酸辣藕帶;7、青椒爆豬肝,豬肝比較鮮嫩,過油后直接爆炒的,也是比較常見的一道家常菜;8、用鴨蛋腌制的咸鴨蛋,現在在家腌制的少,估計都是在菜場中購買的,但是我覺得這道菜在武漢應該還是吃的比較多的,也算是家常菜;9、青椒炒雞蛋,應該也算是武漢的家常菜,做起來比較快手,不過也有可能是我自己愛吃,所以也就算到武漢的家常菜中了;10、蒸排骨,用土豆或者蓮藕打底,這絕對的算是武漢的家常菜,來客的時候必做的;太多,我就介紹這么10種我認為的比較常見的、在武漢普通百姓家中常吃的家常菜吧,其實我覺得還有瘦雞燒肉、干煸霉千張筒、青炒豆角、青炒小白菜、白蘿卜燒肉、牛腩蘿卜湯、滑藕片、豆腐燒魚籽、鹵豬尾巴等等,還有太多,就說這么幾種代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