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深圳都有過創業經歷,現在在深圳。接著排除深圳,深圳房價也貴,但是環境比北京好,氣候也好,但是醫療教育不是很好,最重要是過了35歲之后在深圳會格格不入,我們認為深圳更適合年輕人創業,深圳是創業者的天堂,深圳已經不適合創業了,為什么呢,這意味著,如果選擇深圳創業,成功率更高。
1、北京和深圳相比,在哪個地方創業比較好?
我在北京深圳都有過創業經歷,現在在深圳。北京資源多一些,但是可能也是資源太多了,信息一多,人就會比較浮躁,飯局都談是談事從沒有低于一億的買賣,飯局過后大家就都想不起來了。創業成本也過高,房租工資都是創業前期的重要投資,沒有幾百萬很難穩定一個項目的前期。深圳各方面成本低一些,適合技術類創業小伙伴,政府辦事效率全國最高,各種補貼幾乎沒有門檻。
2、北京和深圳,你選擇哪里?
北京和深圳,都是一線城市,經濟實力雄厚,唯一的不同是,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政治中心,北京的歷史久遠,有著很多名勝古跡。走在北京的街頭和走在深圳的街頭感覺都是不一樣的,在北京有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在深圳有著年輕的氣息,北京和深圳的特點:“是高房價,難入戶”。普通人靠自己的努力,很難在北京和深圳買房子,上千萬的房子很少人能買得到,在北京幾百萬只能買到五環以外的房子,
在深圳接近10萬一平的房子,有幾個年輕人買得起?在深圳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來調侃深圳的高房價、高房租:“來了就是惠州人”。因為惠州離深圳近,雖然還有一個離深圳更近的東莞,但是現在東莞房價很高了,而且還限購,惠州是深圳最后的后花園,在離深圳近的大亞灣,通勤時間一個多小時也能去到深圳。所以那些買不起深圳房子的深漂,選擇在惠州買房,在深圳上班,
3、如果要去新地方生活北京,上海,深圳你會選哪里?
沒有如果,我自己的個人看法是,這仨個國際型大城市是好,可這仨個地方,也是助力人才成長的地方,同時它也是埋汰人才最多的地方,是各個頂尖大學的高級人才,他們從大學畢業后,都想著留在這仨個大城市當中,也想著將來的有一天,能成為這仨個城市的一員,但事情往往不能隨人意愿,而只要是人才多的地方,那真叫強手如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且,在這仨個城市生活,那真是高物價,高房價,沒能力的人,即便在這仨個城市生存下來,一輩子也難有出人頭弟的那一天!向普遍打工者,他就是在這仨個城市生活上一生,也掙不下一套樓房錢!反觀新疆的大多數地方,只要你能在那個遙遠的地方生活下來,他就有你打工的地方,有你住樓的位置。
4、深圳還適合創業么?
深圳已經不適合創業了,為什么呢?先排除那些拼爹的人,我們只說白手起家的,首先一條你就過不去,如何應對每年飆漲的租金?好吧,咬緊牙硬抗。接下來,你做什么?怎么做?哇,好牛,有技術拿到了政府的創業補助,信誓旦旦擴大規模,租辦公室,招人,厲害厲害,兩年就做到了收支平衡。第三年,房東通知,租金漲價20%,深圳的房價又大漲了,70平的兩居室,現在要多付80萬,
5、上海、深圳、北京,哪個更適合外地人打拼?
提問:北京、深圳和上海哪座城市更適合外來人口工作定居?大家留意這個問題的關鍵詞是“外來人口”和“工作定居”。在這里我個人首推深圳!為什么?北京和上海外來人口已經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同比下降0.8%,連續兩年負增長。上海2018年末常住人口2415.27萬人,而2017年末這一數字是2418.33萬人,
用腳投票都可以看到,人口在向其他城市遷移。而深圳的發展速度不僅是全國,乃至全球都是有目共睹,過去的2018年,深圳市在全球城市競爭力方面位列第五位(中國城市第一位);GDP實際增長8.6%,而北京和上海的增速為6.6%;而在地均財政收入上深圳位列全國第一;中國最具創新力城市深圳位列第一;中國城市財政質量全國第一;上市企業市值總價全國第一;城市營商環境第一;城市軟環境第一等等30多個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