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的外地牌車輛全部集中在東莞,現在你去深圳或者去廣州你會發現外地的車間并不是很多,相反你到東莞來看一看,個人感覺15輛車就有一輛是外地牌,如果東莞也限牌了那這些外地車是真沒有地方去了,再說東莞現在的常住人口在減少,人少了經濟發展也會放慢,讓這些外地的車留在東莞也會拉升一點東莞的經濟能力,也就是消費。
1、東莞最大的汽車城在哪里?
東莞(寮步)國際汽車城寮步車市位于東莞東部,發端于1996年,是東莞發展最早的汽車板塊,主要以莞樟路和正在招商的東莞國際汽車城為主。目前,正式營業的有大小60多家車行,即將進駐國際汽車城的有30多家,寮步緊靠大城區且已被納入大城區范圍,東莞的主干道莞樟路、松山湖大道、五環路、東部快速干線,都從寮步穿過,而莞深高速在寮步也有兩個出口,交通十分便利。
2、生活在東莞的市區(南城,東城,莞城,萬江)是怎樣的感覺?
東莞市區還是很不錯的,十分宜居,尤其是東城、南城發展非常迅速,商業集中連片,繁榮興旺。相比其他各鎮,只有市區才能給人現代都市的感覺,這里高樓林立,交通文明有序,而各鎮則稍顯鄉村化了一些,盡管房屋建筑綿延不絕但總體低矮,秩序凌亂,路況差,商業分散。這就是市區與城鎮鄉村的差別,東莞南城尤其是西平一帶,幾乎全是近些年的新建筑,附近道路平坦筆直,象宏偉路、東駿路、宏圖路等,給人的行車感覺非常愜意。
3、東莞怎么樣?
東莞近年來逐漸被附庸化于深圳,東莞以前靠港臺發家,民營企業的確不多,但勝在轉型意識早,08年開始轉型,如今經過十年兩災,已經開始慢慢復蘇過來,當然你要跟廣深比當然沒得比,而且不見得東莞人民多喜歡深圳,真的,可能比佛山人民更不待見旁邊的一線大哥。南海順德寧愿親廣州,也不愿意和禪城玩,南順,特別是順德,對佛山的認同感很弱的,總認為佛山在吸順德的血,這幾年還稍微好一點,對比南順很窮,放在全國還幾好,什么武漢成都杭州第一區經濟都不如禪城,南順放在上海也是,第二第三把交椅。
東莞一直都是以制造業為核心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東莞固投比例很低,而對房地產的依賴性一直都不高,經過08年危機和近兩年不明朗不穩定的MYZ,而深圳過來的那批房產置業者,說真其中真正拿來住的很少很少。更多是投機客,即使是自住,他們從心里就沒把這地方正眼瞧過,他們只是把臨深當成睡城,對東莞來講未必是好事,他們更多的是憋屈,至于受益,投機客更受益吧,而那些真正需要在東莞買房的外地人就不得不離開。
作為新莞人,感覺你說的對,佛山也呆了兩年,廣州也呆了很多年,深圳就只旅游出差過,東莞定居,感覺東莞悠閑一些,沒有廣州深圳生活那么節奏快,舒適度好,就是工廠多點,環境污染可能會有點[。東莞,劫難前,世界工廠,劫難后,人走樓空。轉型中,除了幾個中心區外,發展還是非常欠佳,基礎建設最差,但是創業,生活成本低,
適合創業首選地(不包括科技金融等公司),未來東莞肯定會承接很多深圳的資源。近年來的輿論風向是東莞的發展完全靠深圳外溢,吃深圳不想吃的“湯渣”才得以生存,將東莞矮化,將東莞的發展結果完全歸咎于深圳外溢功勞,被掃黃后全靠深圳救濟,而且東莞人民不待見深圳,尤其粵B,兩地一直沒有文化認同感,不像廣佛有南番順這樣的文化圈子說法,加上深圳投機客,大深圳霸權主義,以“大城市人”的身份和心態來到東莞,著實讓人不舒服。
東莞跟佛山也有各自為政的現象和說法但性質不一樣,這有歷史因素的原因,東莞的各自為政諸侯經濟形成可以說是當年縣里有意的,有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感覺,當時窮,為了減輕行政財政支出于是下放權力到村鎮組,調動基層積極性和動員力,市鎮村組隊五個輪子一起動所以東莞才發展那么快,加上東莞縣到東莞市版圖劃分基本沒變過,各鎮歷史聯系頻繁,相互認同感高莞和佛山都不喜歡旁邊的大哥,但是東莞比佛山得到的好處要多些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