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不會說武漢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武漢不是以往的武漢了,已成大武漢了。在不在學校里說武漢話?他基本上聽不見,為啥,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不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漢賺錢也就行了,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
1、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是為什么?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不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漢賺錢也就行了。標準的武漢話還要數(shù)老年一代人,現(xiàn)在不會說武漢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武漢不是以往的武漢了,已成大武漢了。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從幼兒園到大學,從小巷到大街,從菜場到商場及各層面都是用普通話交流融合,四面八方的人在武漢創(chuàng)業(yè),生根開花結果,顯然離不開普通話。
2、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
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而漢口是指黃埔路到漢正街一帶,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yè)文化中心。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門活車站附近的天聲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學,市16中,市二中讀書。我只知道那時武漢人是以黃埔路以上稱為漢人口,黃埔路以下為鄉(xiāng)下,因此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而黃埔以下因靠近黃陂,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qū)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xiāng)里話。而武昌話又與漢口話不同,我們老武漢人一聽就分得出來。而漢陽話因漢陽蔡甸人多,話音帶有濃重的菜甸音,
3、你在武漢聽到最多的一句武漢話是什么?
信了你的邪武漢人最愛說信了你的邪,高興時說,不高興時說,不滿意時說,詫異時說,憤怒時說,吵架時說,平和時說,就連自我解嘲時也會說。武漢人的這句話實在是太豐富了,外地人聽到武漢人說話,啊,嗓門這么大,脾氣這么糟糕,武漢人啊,不好惹吧。其實,他們不了解武漢人,就像他們不了解武漢人為什么那么愛吃熱干面,武漢人喜歡熱鬧,吃熱干面時也喜歡排排坐,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喜歡在外面的小板凳上蹲著吃。
4、大家覺得武漢人怎么樣?好相處嗎?
我是70后,母親是上海人,我在上海出生并度過童年,父親武漢人,后來父母離婚了。在滬讀完小學,中學大學以及后來基本都在武漢,其實說到底,哪里都有好壞。武漢的很多男性勇敢果斷,有擔當,經(jīng)常很有義氣,不計較太多,做學問的也很讓人佩服。武漢的女性有不少很能干,性格中有潑辣利落的一面,總而言之,與武漢人打交道不是那么累,沒有太多的彎彎繞,但前提是對武漢人的民風民俗有個基本了解。
武漢話里有“您家”“他您家”的敬語,其他評論里說武漢人日常用語不文明,這個事實更多存在于上一輩武漢人,隨著時代發(fā)展,我很高興武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地呈現(xiàn)出新風尚,武漢的市容環(huán)境和社會風氣越來越文明,這與武漢外來人口較多也有關系,說普通話的變多了。過去我是欣賞上海的,但是現(xiàn)在我回到上海除了傷感就是失望,因為那種文明的氣息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
5、在武漢,感覺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聽到有人講武漢話了,基本上都是普通話,這是為啥?
感覺不光是武漢話,好多方言現(xiàn)在都面臨著逐漸消亡的可能性。我曾經(jīng)問過我上小學的兒子,你們班上還有人會說武漢話嗎?在不在學校里說武漢話?他說,基本上聽不見,為啥?因為老師-不-讓-說-,所以說,現(xiàn)在的小孩根本就喪失了學說本地方言的空間和環(huán)境,從小孩呱呱落地開始,不管現(xiàn)在年輕的爸爸媽媽是來自哪里,都很奇怪的憋著一口普通話來和孩子交流,再加上電視上廣播里,全是普通話,哪里還有一點方言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