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體”的形成及其意義摘要:北魏時期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關鍵時期,北魏洛陽時期形成了一種風格獨特的楷書,我們稱之為“魏碑體”,本文將著重探討“魏碑體”在北魏時期的形成與發(fā)展,并對“魏碑體”所包含的意義與價值作簡要的分析魏碑名帖有哪些,1、《鄭文公碑》、《張猛龍碑》、《高貞碑》、《元懷墓志》及《張玄墓志》等。
1、《鄭文公碑》、《張猛龍碑》、《高貞碑》、《元懷墓志》及《張玄墓志》等。2、簡介魏碑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稱,以北魏為最精,大體可分為碑刻、墓志、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四種。此時書法是一種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過渡性書法體系,鐘致帥稱魏碑“上可窺漢秦舊范,下能察隋唐習風。”魏碑書法對后來的隋和唐楷書體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歷代書家在創(chuàng)新變革中也多從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3、分類主要有四類:造像記、碑碣、摩崖、墓志銘
2、我國書法中魏碑體的特點是什么?一、魏碑體的特點:\u0004\u00031、橫畫和捺畫保持隸書的特點,常伸展到字形邊界甚至超出邊界;2、字形與隸書相比呈扁方形;3、突出的特點是撇捺向兩側伸展,收筆前的粗頓以及抬峰,使整個字形厚重穩(wěn)健略顯飛揚、規(guī)則中正而有動態(tài),頗具審美價值。“魏碑體”的形成及其意義摘要:北魏時期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關鍵時期,北魏洛陽時期形成了一種風格獨特的楷書,我們稱之為“魏碑體”,在清朝康有為的大力推崇下,名聲大噪,享譽書法史,但是“魏碑體”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的形成與發(fā)展交織著政治、宗教和歷史文化的變遷。從目前發(fā)現的眾多碑刻墨跡當中,筆者想通過此文理出一條魏碑體形成發(fā)展的軌跡,本文將著重探討“魏碑體”在北魏時期的形成與發(fā)展,并對“魏碑體”所包含的意義與價值作簡要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