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義的政綱與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政綱基本一致,成為國共合作政治基礎,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政治基礎,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共同綱領是新三民主義,新民本主義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政治基礎、共同綱領,第一次國共合作of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是正確的。
第一次國共合作of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是正確的。因為民族主義突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內容,強調爭取中華民族在國外的完全獨立,主張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權主義強調民權是普通人共有的,不應該是少數人私人擁有的。民生主義在“平均地權”基礎中加入“資本克制”原則,提出改善工農生活條件。新民本主義和民主革命時期的CCP綱領在基本原則上是一致的。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共同綱領是新三民主義。新民本主義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政治基礎、共同綱領。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政治基礎。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的合作從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持續了三年半。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KMT)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標志著國民黨改組完成,KMT 國共合作正式成立。改組后的國民黨從資產階級政黨變成了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的革命聯盟。第一次 國共合作建國后,革命全面迅速發展,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后,在革命斗爭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進一步認識到,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必須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此時,在革命屢遭挫折后,孫中山也下定決心改造國民黨。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政治中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在思想上和組織上保持獨立。——可視為第一次 國共合作的必要性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于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把大會的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政綱與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政綱基本一致,成為國共合作政治基礎。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集標志第一次 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