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中隊編有飛機一般為9架或10架,個別中隊12架或7架,重轟炸機為6架。截至徐州會戰開始前,中國空軍作戰飛機的總數已有217架(其中E-15雙翼戰斗機97架,E-16下單翼戰斗機62架,SB-2輕轟炸機47架,TB-3重轟炸機及其他型號的飛機11架),分別駐在南昌、武漢、西安、蘭州、武威、酒泉、襄陽等地機場。
1、抗戰初期,中國有多少架戰斗機?
中國空軍在“七七”事變時擁有各種飛機共約600架,其中作戰飛機305架。這些飛機分別購自美、意、德、英、法等國,機種多,維修難,少量國產飛機大多數部件也要依賴進口,所以不少飛機常因缺乏零部件而長期不能起飛,全面抗日戰爭爆發時能參加戰斗的飛機僅223架,能執行戰斗任務的飛行員為620人,中國空軍在南京、南昌、洛陽、廣州設有4個航空總站。
機場有100余個,設備較為完備的有太原、運城、周家口、歸德、徐州、漢山、廣德、句容、杭州、南寧、成都、昆明、蘭州等機場,中國空軍的飛行部隊共編成9個大隊,第1、第2、第8大隊為轟炸機大隊,第3、第4、第5大隊為驅逐機(即戰斗機)大隊,第6、第7大隊為偵察機大隊,第9大隊為攻擊機大隊。每大隊下轄2個至4個中隊,
加上直屬中隊,共31個中隊。每個中隊編有飛機一般為9架或10架,個別中隊12架或7架,重轟炸機為6架,淞滬會戰中中國空軍損失巨大。至南京保衛戰后期,中國空軍可用于作戰的飛機不足30架,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西遷(先至衡陽,又至貴陽、成都,最后在重慶),并于1938年3月間進行了改組,設參事室、顧問室、主任辦公室及軍令、技術、總務、防空4個廳。
飛行人員一部分調往武漢、南昌等地,一部分赴蘭州地區接受蘇聯教官的短期訓練,國民政府用蘇聯貸款購買的蘇聯飛機,從1937年11月底開始陸續運至中國,中國空軍得到了新的補充。截至徐州會戰開始前,中國空軍作戰飛機的總數已有217架(其中E-15雙翼戰斗機97架,E-16下單翼戰斗機62架,SB-2輕轟炸機47架,TB-3重轟炸機及其他型號的飛機11架),分別駐在南昌、武漢、西安、蘭州、武威、酒泉、襄陽等地機場,
2、預警機一般會有幾架戰斗機護航?對戰斗機有什么要求?
謝謝邀請預警機,作為一款空中預警,偵察,監控,控制,指揮綜合性平臺這類飛機,自我防御性能不足,長距離飛行,必須要有護航機伴飛。那么需要多少架戰斗機護航?那是要根據預警機所處的空域威脅程度而決定的,和平時期與戰爭狀態對護航機的機型,數量要求各不相同,和平狀態下為了避免其他飛機對預警機的作業干擾通長會派兩架戰斗機伴飛警戒,作戰模式下為預警機護航的戰斗機數量一定會相應增加,護航機的分工更明確有警戒伴飛的與預警機形影不離,有驅逐空戰的,確保預警機這架“空中中樞神經”的安全,護航機隨時準備犧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