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民間津津樂道的樂山大佛“閉眼流淚”事件詳情,最近的一次是建國后,那是說的有鼻子有眼兒的,大概是六二年,由于四川遇上了百年難遇的三年連天的自然災害,被餓死的老百姓數十萬計,在樂山大佛前的三江匯水面上漂浮了很多難民的尸體,樂山大佛實在不忍看到這人間慘劇,在那一天他痛苦的閉上眼睛,默然淚零。
1、四川樂山的樂山大佛和峨眉山哪個更受歡迎?
樂山大佛和峨眉山離得近,只有50公里的路,相距不遠。兩上景點都是中國獨一無二的王牌景點,深受國內外游客的喜歡,不存在哪個更受歡迎,哪個不受歡迎的問題,樂山大佛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岷江東岸的凌云寺側,瀕臨天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之地。樂山大佛高有71米,為彌勒佛坐像,是中國境內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最早開鑿于713年(唐開元元年),完成于803年(貞元十九年),前后歷時共計約90年。現在的樂山大佛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峨眉山市,地處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名山圣地,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稱,
峨眉山的最高點是萬佛頂,海拔3099米。峨眉山市最早叫峨眉縣,現在的峨眉山是四川省轄縣級市,由樂山市代管。峨眉山與樂山大佛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峨眉山和樂山大佛相隔不遠,又是同屬樂山市所轄,因此,這兩個景點被以《峨眉山-樂山大佛》的名稱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在我國,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的只有4個,其它三個分別是:黃山、泰山、武夷山,
2、唐朝唐德宗修建的樂山大佛,歷史上多次“閉眼流淚”,真相如何?
先說一下民間津津樂道的樂山大佛“閉眼流淚”事件詳情,最近的一次是建國后,那是說的有鼻子有眼兒的,大概是六二年,由于四川遇上了百年難遇的三年連天的自然災害,被餓死的老百姓數十萬計,在樂山大佛前的三江匯水面上漂浮了很多難民的尸體,樂山大佛實在不忍看到這人間慘劇,在那一天他痛苦的閉上眼睛,默然淚零。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這都是人間牽強附會的段子而已,咱們先看一張有關于樂山大佛最早的老照片吧,這是1909年6月一個來自于法國的旅行家謝閣蘭拍攝的,此時的樂山大佛不但眼睛閉上了,而且五官也風化的十分模糊了,當時清政府正在對大佛進行修繕,
然而還沒等大佛修繕好,清政府已經在1911年的槍聲中倒臺了。這張照片是民國修繕后的樣子了,和現在的樣貌有所差別,大佛的臉上就有人們所說的淚痕,其實造成這樣因素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筆者實地探訪過這里,據當地人講最早以前大佛頭部這里是有木制的頂子的,可以給遮風擋雨,但是隨著改朝換代的動亂無人管理修繕,很早就已經腐爛掉了,大佛整個就暴露在外,這樣每次下雨大佛的面部總會被大雨沖刷,時間長了就被風化了,
3、四川都是哪三江洪水匯集,導致樂山大佛腳趾泡在水里?
近期四川雅安、綿陽、德陽、廣元等地瘋狂降水,大雨持續了十幾天,降水量累積達600多mm,個別地方達上1000mm,這么短的時間內如此強降水,導致河水暴漲,三江洪水匯集,四川樂山大佛腳趾漫過,網友稱之為“泡腳”。樂山位于四川西部邛崍山麓帶,成都平原南端有一座南北走向,呈藝術彎曲狀的峨眉山,東部有一座南北走向的龍泉山,西部矗立著一座壁立千尺的邛崍山,而樂山市就位于三座山脈的銜接處、出口處,市區還有一座聞名天下的“樂山大佛”,這里海拔不高,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特別適合農耕生產,從地理位置來看,三座山之間發育著重要的河流,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向往之地,充滿著仙家之氣,
這次四川西部遭暴雨襲擊,為什么樂山這里洪水這么“豪情”,都讓大佛泡上了腳,又是怎么樣的“情懷”呢?樂山自古以來洪水就多,但是讓大佛泡了腳,這才是100年一遇的洪水,歷史上也曾出現過泡腳,四川西部降水量非常充足,常年降水也不少,為此發育了三條河流: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如上圖,從水系發育來看,三條河流依附關系不大,各自成江,徑流都很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