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總結,不會說潮州話都不是潮州人。《因為每個地方都有方言母語,一個連母語方言都不支持且不會說的人,怎能說是說方言地方的本地人,揭陽話,潮陽話,普寧話,惠來話,南澳話,饒平話,澄海話,汕頭話,潮州話,汕尾話,鳳凰話,所有的音律聲律都有差別,所以只能以聲律辯清屬地,也就所說代表的某一地方屬名的人,各有自然環境水土不同的特點方言。
一句話總結,不會說潮州話都不是潮州人。《因為每個地方都有方言母語,一個連母語方言都不支持且不會說的人,怎能說是說方言地方的本地人,揭陽話,潮陽話,普寧話,惠來話,南澳話,饒平話,澄海話,汕頭話,潮州話,汕尾話,鳳凰話,所有的音律聲律都有差別,所以只能以聲律辯清屬地,也就所說代表的某一地方屬名的人,各有自然環境水土不同的特點方言,
2、潮州話有什么發音特色?
■潮語雜談〔原創〕聲音是指聲和音,聲和音是有區別的,一個字符的發音是由“聲”和“音”拼湊而成的,“聲”的母體叫聲母,“音”母體叫音母,音的未尾延長音叫“韻”,音的主體習慣稱“韻母”。聲母 韻母=拼音,拼就是湊合、集合、揉合在一起,如“拼盤”就是多種食品拼湊一盤,因此如何發出不同的聲音,需要有不同的感官作用和感悟能力,耳朵的分辨率,解析度。
聲有聲調,韻有韻尾,韻尾有短音、中音、長音,韻尾就是余音,也稱為“余韻”,所以有“余音繞梁”一詞,就象味的尾味,如甘是苦的尾味一樣,“苦盡甘來”,所以苦的余味帶甘如同音韻的余韻,叫“韻味”,不能把“主味”稱作“韻味”。韻味有“辛、澀、甘”,所以有韻味不一定就是“好味”,例如你說他有韻味,可能是“辛、澀、甘”,都有,也可能所占比例不同。
因此,聲、音(韻)、調、各自代表不同的發音元素,發音中就有“聲調、音調、韻調”。聲、韻、調、構成了眾多“音符”,發出有語法規則的音符叫“說話”,說出符合語法規則又在句尾能押韻的語句集合叫“詩”,發出有音樂規則的音符稱為“歌”,這是口腔所發出的“聲音”,除口腔之外,由振動、敲擊發出的有樂譜規則聲音稱為“樂”,聲樂是有區別的,樂必有聲和音,但聲音不一定成樂。
潮語有二十前聲也稱純音,純音就是每個字讀音的“聲部”都是這個字本身的讀音,如“哥”字的反切讀音是“哥→窩=哥”,“龜→污=龜”,哥和龜謂之純音字。做為“聲母”的二十純音字是:哥、居、龜、皆、交;姑、江、公、經、今;光、嬌、軍、堅、乖;歸、斤、瓜、丘、恭,
做為韻母的十五后韻音分別是:柳、邊、求、去、地;頗、他、貞、入、時;英、文、語、出、喜。做為平舌與前鼻“押韻”的十四諧音是:柑、膠;家、耕;枝、天;雞、肩;加、京;柯、官;蕉、姜,稱為潮語八調是;“的抵帝滴池弟地碟”。
八個聲調,而北方語音,普通話中的聲調是四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是潮語與普通話音調的很大不同之處,潮語發音的發音部位比北方發音復雜得多,由口腔活動構成不同的聲調叫做“腔調”,潮汕腔調比較難學難掌握,習慣了潮汕腔調后要學習“普通話”、“英語”等其他語言就顯得非常拗口,特別困難,也使其他語系習慣的人很難學會潮汕話。
八聲調比四聲調分得更細膩,也就更難辨識,因此潮汕話的語音表達更豐富,但給語音規范帶來麻煩,難度是所有方言之最,中國有七大方言,潮汕方言不在七大方言之列,潮汕方言歸屬蠻南方言,是蠻南方言的分支方言。潮汕方言中保存中原文化最多的方言,也是古漢語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方言,其語法中保留“文言文”語法的詞語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