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現(xiàn)在的花樓街,那種車水馬龍的感覺,才是生活的味道,老武漢的市井七夕撲面而來,武漢話是一種兼有南北特色的方言,武漢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受到普通話的影響,故有語言學家把之前的武漢話稱作「老武漢話」,而此后受普通話影響的武漢話稱為「新武漢話」。
1、湖北武漢的漢口被譽為“四大名鎮(zhèn)”之一,有哪些老街巷值得逛逛的?
1、洞庭街這是一條穿越古今,別具風情的老街道。它兩重分界,橫跨英法俄三塊租界,洞庭街上還有依街而建的洞庭村。這里有詹天佑的故居、巴公房子,如果大家還有印象,會發(fā)現(xiàn)《人在囧途》這部電影就是在巴公房子取的景,巴公房子的對面,就是著名的八七會議會址。旁邊的黎黃陂路兩側(cè)仍保留了大約17處租界時代遺留的歐式建筑,
這里是歷經(jīng)歲月的百年老街,也是充滿各種時尚新鮮元素的繁華鬧市。巴厘龍蝦、九十四號咖啡餐吧、小貝殼酒樓、紅火菜館。讓你吃得停不下嘴,2、天聲街始建于1911年,民國初年。曾經(jīng),這里就是武漢農(nóng)產(chǎn)品集貿(mào)市場的代名詞,它仿佛老漢口生活底氣的小劇場,每天小販們的買賣吆喝聲、鍋灶間噼里啪啦的油炸聲...市井生活就此開啟。
天聲街的美味,若再說十個指頭也數(shù)不完,哪家的熱干面最香,哪家的粑粑最好吃。哪家的元子最正宗,哪家的菜薹最回味,哪家字號最老的,哪家街頭巷尾人盡皆知。3、花樓街池莉在小說《不談愛情》中這樣描寫:“武漢人誰都知道漢口有條花樓街,從前它曾粉香脂濃,鶯歌燕舞,是漢口繁華的標志。如今朱欄已舊,紅顏已老,那瓦房之間深深的小巷里到處生長著青苔,
無論春夏秋冬,晴天雨天花樓街始終彌漫著一種破落氣氛,流露出一種不知羞恥的風騷勁兒”。它是位于漢口江漢路和六渡橋之間的一條街,作為漢口保存時間最長的老街之一,是漢口的縮影,這條街過去是外國租界所在。因為有錢外國人多,精明的商人們就在此地購地建樓,起豪華商鋪,幾年下來,這個地方很快就成了武漢最奢華、最熱鬧的一條街道,
現(xiàn)在的花樓街,那種車水馬龍的感覺,才是生活的味道,老武漢的市井七夕撲面而來。最有意思的地方,可能還是在有些老手藝人碩果僅存默默守護在街角上,還有一些老店,4、新安街這是一條長僅200米不到的明清老街。這條街,過去是著名的“新安書院”即“徽州會館”所在地,新安書院,是武漢市具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殘存文化建筑。
但是巷子過道被一個個過街樓分隔成明暗相間的段落,那些堪稱藝術(shù)精品的雕花木過街樓,如今也全被水泥板取代了,5、珞珈山街這可不是大家所熟知的武大珞珈山。“珞珈山街”的綠色街牌標識隱藏在黎黃陂路附近,一不小心就會錯過,站在珞珈山街口,由北向南望去,盡收眼底,長不過100多米、寬不過20米的街道,典型漢口老街的做派,目前名列武漢市88處二級保護建筑之列。
紅磚墻,黑色大理石石碑,明確展示著它的近百年歲月滄桑,這里,正是武漢市近代建筑群之一。1910年至1927年,老房子由英商怡和洋行投資陸續(xù)修建,共有20多棟,多為三層的高級公寓,略帶西班牙建筑風格,當時,漢口洋行、銀行的高級職員、大商人、官員以及外國人等競相來此安家。6、泰寧街泰寧街在許多武漢老居民心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因為毗鄰江漢路,交通方便,所以人們沒事了去泰寧街淘淘寶,缺什么了去泰寧街逛逛,懷舊了去泰寧街走走看看。它曾經(jīng)繁華熱鬧的舊貨市場,泰寧街上除了舊書和雜志之外,還有各種舊玩藝,像是老唱片、像章、紀念章幣、文革文物、老電子產(chǎn)品等等。很多東西,甚至比我們年紀還要大,7、勝利街這條與中山大道與沿江大道平行的街道,貫穿原英、俄、法、德、日五國租界。
2、對于武漢的方言,你們有怎樣的評價?
武漢話是一種兼有南北特色的方言,武漢方言的聲調(diào)簡單,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diào),與普通話的類型完全一樣,調(diào)值不同:相比之下,武漢周邊的黃陂方言則有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入聲六個調(diào),因此屬於官話方言的江淮片。由此可以看出,武漢話是西南官話的東極,武漢市的黃陂區(qū)以東的湖北方言大部分屬於江淮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