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有個聰明、忠厚的小伙子”漢水最大支流白河環繞南陽,素有“天漢中白水”之稱,形似牛郎織女傳說中的天河(銀河)。白河是南陽人的母親河,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南陽兒女,做為一個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南陽土著,如果連白河的源頭和盡頭在哪里都不知道,豈不是相當于連自己母親的叫什么都不知道嗎。
1、南陽白河的源頭和盡頭在哪里?
白河是南陽人的母親河,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南陽兒女,做為一個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南陽土著,如果連白河的源頭和盡頭在哪里都不知道,豈不是相當于連自己母親的叫什么都不知道嗎?下面我就把白河的源頭和盡頭分別在哪里一一道來:南陽白河的源頭白河雖說在南陽穿城而過,婦孺皆知,但源頭卻是在洛陽的嵩縣境內伏牛山玉皇頂,流經南陽市境內,全長大致550公里,常年有水,流域面積12500平方公里,南陽市區的白河建城了城市濕地公園,成為人們茶余飯后休閑的好去處。
南陽白河的盡頭白河在流經南陽的南召、方城、宛城區、臥龍區、新野,然后至湖北的襄陽市,后與唐河匯流成唐白河,自東北向西南前行,約二十公里后注入漢江,漢水又是長江的支流,而長江最終注入的是東海,東海又屬于太平洋的一部分,因此廣義來說白河的盡頭在太平洋,狹義的講白河的盡頭在漢江,總結:以上就是我對南陽白河的源頭和盡頭的回答,如有異議,歡迎在評論區提出。
2、牛郎的故里據考證在河南南陽,這是真的嗎?
全國多地都有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歷史上的南陽與牛郎織女傳說有著濃得化不開的因緣。東晉詩人蘇彥《七月七日詠織女詩》曰:“織女思北沚,牽牛嘆南陽”;現代諸多民俗類出版物,大都記載“牛郎織女”傳說起源于南陽,如海燕出版社1997年版程健君的《民間神話》中有“牛郎是南陽縣桑林人”之說,宗教文化出版社的《節俗》和三峽出版社的《中華民俗藝術大全》中均記載:“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有個聰明、忠厚的小伙子”漢水最大支流白河環繞南陽,素有“天漢中白水”之稱,形似牛郎織女傳說中的天河(銀河),
根據古今流傳的故事發生地,我們仍可以在現在的南陽城西十公里處(白河西岸)尋到古時的桑林及相關遺跡,在白河的東岸還有牛郎莊、織女村。梁朝蕭詧《愍時賦》曰:“彼南陽之舊國,實天漢之嘉祉”,應合了南朝梁殷云《小說》所云:“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此說也印證了白河兩岸發生的牛郎織女故事,
幾年前,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曾到南陽拍攝七夕專題片。南陽有兩千多年前遺存的漢代畫像石《牛郎織女》,白河兩岸有桑林、牛郎莊、史洼(織女村)等村落,這些都是傳承至今的風俗民情及遺存的文化遺址,經過充分考察及文獻史料印證,南陽是牛郎織女傳說的發源地,白河是傳說中的天河,南陽有濃厚的七夕風俗,還有傳說中牛郎的故里——牛郎莊和織女村(現叫史洼村),牛郎莊附近有一個桑樹莊,是牛郎織女種桑養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