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位于中國西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現有47個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3.內蒙古自治區,通稱內蒙古,簡稱“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橫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地區,接鄰八個省區,是中國鄰省較多的省級行政區之一。 內蒙古下轄9個地級市、3個盟;另外有滿洲里、二連浩特2個計劃單列市(縣級市);52個旗(其中包括鄂倫春、鄂溫克、莫力達瓦達斡爾3個少數民族自治旗),17個縣,11個盟(市)轄縣級市,23個市轄區。
內蒙古地處歐亞大陸內部,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占中國全國總面積的12.3%;截至2017年底全區常住人口為2504.8萬人;全區基本上是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全區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響,形成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的復雜多樣的氣候。 內蒙古資源儲量豐富,有“東林西礦、南農北牧”之稱,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積居全中國第一,稀土金屬儲量居世界首位,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草原牧區。 2016年10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被批準為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
4.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首府銀川市,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 ,是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寧夏回族自治區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東鄰陜西省,西、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西南、南部和東南部與甘肅省相連。。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轄5個地級市,22個縣、市(區)。 歷史上是“絲綢之路”的要道,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
5.西藏自治區是國家唯一一個省級貧困集中連片地區,總面積120.223萬平方千米,總人口317.55萬人,現有7個地(市),74個縣(區),共有國家級貧困縣74個,建檔立卡貧困戶148695戶,588711人。
西藏自治區位于祖國的西南邊陲,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上,并以其舉世無雙的高原雪域風光和獨特的高原地理文化聞名于世。有珠峰自然保護區、藏北羌塘自然保護區、藏東南雅魯藏布大峽谷自然保護區三大世界自然保護區,以及布達拉宮、大昭寺等世界文化保護遺產。
西藏農畜產品以其純天然、無污染而享譽世界,有冬蟲夏草、藏紅花、青稞、牦牛肉、人生果特色農畜產品和藏香、藏刀、唐卡等手工藝品,并以“西藏好水,世界共飲”代表雪域好產品逐步走出高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6. 最新中國地圖高清版可放大
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 4個直轄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 23個省:黑龍江省、遼寧省、吉林省、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山東省、山西省、陜西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云南省、貴州省、青海省、甘肅省、江西省、臺灣省。 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7. 中國地圖高清可放大電子版
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與舊版中國地圖的區別在于:
豎版地圖的長寬比變大了,與舊版最大的區別就是把原本在右下角展示的南海縮略圖全面實地展示了出來,全面的把我國的陸地和海疆放入了版圖之中。
為了強化國家的主權意識,湖南地圖出版社于2013年3月推出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首次將南海諸島與大陸同比例表示,全景展示了中國陸海疆域,為維護中國海洋權益提供了更直觀有力的證據,給讀者更為完整、直觀的中國版圖概念。
全圖如下:
8. 中國地圖可放大高清版
一、山脈
1、喜馬拉雅山
亞洲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00公尺(24,000呎)。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稱埃佛勒斯峰,薩加·瑪塔峰),高達8844.43米(29,035呎)。它聳立在青藏高原南緣,分布在我國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和不丹等國境內。
2、橫斷山
中國四川、云南兩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脈的總稱。山嶺海拔多在4,000至5,000公尺,嶺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公尺以上。山高谷深,橫斷東西間交通,故名。山嶺自西而東包括伯舒拉嶺、高黎貢山、怒山、寧靜山、云嶺、沙魯里山、大雪山、邛崍山等。
3、昆侖山
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昆侖山和帕米爾地圖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處,名為新青峰——布格達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點。
4、巴顏喀拉山
昆侖山脈東延部分。位于中國青海省中部偏南。舊稱巴顏喀喇山。巴顏喀拉(喇)在蒙古語的意思,是“富饒青(黑)色的山”。藏語叫“職權瑪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屬褶皺山,西北一東南走向。西拉可可西里山,東接松潘高原和邛崍山。全長780千米。海拔5000米左右。
5、天山
天山是亞洲中部的一條大山脈,橫貫中國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長約2500公里,寬約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爾峰,海拔為7435.3米,汗騰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達峰的海拔5445米。這些高峰都在中國境內,峰頂白雪皚皚。
6、阿爾泰山
亞洲宏偉山系之一,北西—南東走向,斜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境,綿延2000余公里;中國境內的阿爾泰山屬中段南坡,山體長達500余公里,南鄰準噶爾盆地。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峰為友誼峰,海拔4374米;西部的山體最寬,愈向東南愈狹窄,高度亦漸低下。
7、祁連山
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的巨大山系。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又名南山。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全長近1,000公里。
最寬處在酒泉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公里。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在4,000-5,000公尺之間,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公尺。
二、河流
1、長江
長江,亞洲、中國第一長河,全長6,403公里(3,978.63英里);它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雪山,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于亞馬遜河與尼羅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源遠流長,孕育了華夏文明,孕育了中華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
2、黃河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黃河,中國的母親河。若把祖國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雞,黃河便是雄雞的動脈。黃河流程達5464千米,流域面積達到752442平方公里,上千條支流與溪川相連,猶如無數毛細血管,源源不斷地為祖國大地輸送著活力與生機。
3、雅魯藏布江
中國最高的大河,在西藏自治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發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的杰馬央宗冰川,上游稱為馬泉河。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繞過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的南迦巴瓦峰轉向南流,經巴昔卡出中國境。
在中國境內全長2057多公里,在全國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積240480平方公里,居全國第六,流出國境處的年徑流量為1400億立方米,次于長江、珠江,居全國第三位;天然水能蘊藏量達7911.6萬千瓦,僅次于長江,居全國第二。河床一般高程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4、珠江
舊稱粵江,是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按年流量為中國第二大河流。全長2400公里。原指廣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來逐漸成為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諸河的總稱。
5、淮河
中國長江和黃河之間的大河。洪澤湖以下為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下泄。主流通過三河閘,出三河,經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入長江,是為入江水道,至此全長約1,000公里,流域面積187,000平方公里;另一路在洪澤湖東岸出高良澗閘,經蘇北灌溉總渠在扁擔港入黃海。第三路在洪澤湖東北岸出二河閘,經淮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