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重慶爆發大規模抗議事故案例
[1月12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軍進攻到據柏林50公里的奧得河沿線。
[1月16日] - 法國將雷諾汽車公司國有化
[1月17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軍攻占華沙
[1月17日] - 瑞典外交官瓦倫堡失蹤,引發瓦倫堡事件
[1月17日] - 瓦倫堡事件
[1月18日] - 丘吉爾力勸第三帝國投降
[1月20日] - 蘇美英在莫斯科簽訂對匈牙利停戰協定,匈對德宣戰
[1月23日] - 蘇軍進抵奧德河
[1月25日] - 中國香港政治家周梁淑怡出生
[1月27日] - 蘇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
[1月27日] - 中國遠征軍收復緬北,打通中印緬公路
[1月29日] - 美軍在菲律賓巴丹半島登陸
[1月30日] - 古斯特洛夫號空前海難 7700人遇難
[1月30日] - 日本語言學家橋本進吉逝世
[1月31日] - 蘇軍連續向柏林外圍發動進攻
[2月3日] - 二戰期間美國軍隊從日本人手里奪回馬尼拉
[2月4日] - 雅爾塔會議召開,中國喪失部分主權
[2月8日] - 英美盟軍開始向萊茵河地區發起進攻。
[2月12日] - 雅爾塔會議結束后,公開發布了《英美蘇三國克里米亞(雅爾塔)會議公報》
[2月16日] - 美國空軍猛襲東京
[2月19日] - 太平洋硫磺島戰役開始
[3月3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戰:芬蘭向軸心國宣戰
[3月6日] - 美國與拉美國家締結查普特佩克公約
[3月9日] - 日本東京大轟炸
[3月17日] - 硫磺島血戰以美國取得勝利宣告結束
[3月22日] - 阿拉伯國家聯盟成立
[3月31日] - 劉少奇談修改黨章草案
[4月1日] - 美軍在沖繩島登陸
[4月2日] - 美軍開始大規模轟炸日本本土
[4月12日] - 杜魯門就任美國總統
[4月12日] - 羅斯福總統在勝利前夕去世
[4月13日] - 蘇聯紅軍收復維也納
[4月16日] - 蘇軍向柏林發起總攻
[4月20日] - 王明公開向中共中央作檢查
[4月20日] - 《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通過
[4月21日] - 中國共產黨舉行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預備會
[4月22日] - 德國現代著名版畫家和雕刻家珂勒惠支逝世
[4月23日] - 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
[4月24日] - 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
[4月25日] - 盟軍與蘇軍在德國易北河會師
[4月25日] - 聯合國制憲會議開幕
[5月5日] - 布拉格反德起義爆發
[5月7日] - 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
[5月7日] - 蘇聯無線電節(波波夫發明無線電之日)
[5月8日] - 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5月8日] - 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
[5月9日] - 陳云作《要講真理,不要講面子》的講話
[5月9日] - 捷克斯洛伐克獲得解放
[5月9日] - 戰勝國法西斯紀念日
[5月19日] - 在二戰中美國400多架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襲擊東京
[5月23日] - 第三帝國土崩瓦解
[5月23日] - 納粹黨衛軍首腦希姆萊死亡。
[5月31日] - 八路軍在華北向偽發動夏季攻勢
[6月5日] - 德國被分割為4個占領區。
[6月14日] - 中共七大閉幕 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6月19日] - 中共七屆一中全會召開
[6月21日] - 沖繩戰役結束
[6月26日] - 聯合國托管理事會成立
[6月30日] - 安陽戰役
[7月2日] - 中蘇談判商討蘇軍出兵條件
[7月4日] - 毛澤東與黃炎培談“歷史周期率”
[7月7日] - 中共中央紀念抗日戰爭八周年
[7月16日] - 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7月17日] - 波茨坦會議開幕波茨坦會議
[7月17日] - 恩斯特·布施逝世,納粹德國陸軍元帥。
[7月26日] - 中、美、英三國簽署發表了《波茨坦公告》
[7月29日] - 毛澤東致電福斯特祝賀美共恢復
[8月1日] - 陳納德告別中國
[8月6日] - 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了一顆原子彈。
[8月8日] - 二戰:蘇聯向日本宣戰。
[8月8日] - 美國簽署聯合國憲章,成為聯合國第一個成員國。
[8月9日] -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
[8月9日] - 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
[8月9日] - 蘇聯百萬大軍進攻東北日軍
[8月10日] - 朱德連發七道命令
[8月11日] - 我軍第一次使用“解放軍”名稱
[8月11日] - 八路軍發動對日軍的全面大反攻
[8月13日] - 毛澤東提出抗戰勝利后對蔣方針
[8月14日] - 蔣介石拒絕蒙古自治要求
[8月14日] - 法國貝當元帥被判死刑
[8月14日] - 中共軍隊分三路急進東北
[8月14日] -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
[8月14日] - 日本政府照會美國、英國、中國三國政府,宣布接受旨在敦促日本法西斯立即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
[8月16日] - 日本大本營再次向日軍下達停止戰斗行動的命令
[8月16日] - 朝鮮建國籌備委員會成立
[8月16日] - 南京汪偽政府解散
[8月17日] - 印度尼西亞八月革命爆發
[8月21日] - 日本向中國投降。
[8月24日] - 蔣介石代表中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
[8月31日] - 美國軍方吐露原子彈制造內情
[9月2日] - 朝鮮三八線劃分
[9月2日] - 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9月4日] - 國共兩黨舉行重慶談判
[9月8日] - 美國遠東軍司令兼駐日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為執行美國單獨占領日本的政策,以駐日盟軍總司令名義,在東京建立駐日盟軍總部。
[9月8日] - 對美廣播員東京玫瑰被捕
[9月9日] - 侵華日軍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
[9月9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美軍在南朝鮮登陸,蘇軍從日本手中接管北朝鮮,雙方劃定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南北分界線。
[9月10日] - 上黨戰役開始
[9月11日] - 東條英機自殺未遂
[9月14日] - 中共中央決定建立東北局
[9月16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香港日軍投降。
[9月17日] - 郁達夫被日本憲兵殺害
[9月19日] - 中共中央發出指示:我黨我軍戰略方針是“向北發展,向南防御”
[9月20日] - 印度國大黨在圣雄甘地和尼赫魯領導下舉行孟買會議,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印度實現自治的建議,要求英國人離開印度。
[9月21日] - 英國同意印度獨立
[9月24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挪威賣國政府首腦吉斯林被處決。
[9月24日] - 日本戰犯東條英機自殺未遂。
[9月28日] - 中國軍隊赴越南接受日軍投降。
[10月3日] - 世界工會聯合會成立
[10月4日] - 美艦侵入我煙臺解放區,解放軍提出強烈抗議,16日美艦被迫離去
[10月10日] - 國共雙方代表在重慶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10月10日] - 朝鮮共產黨成立
[10月12日] -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獨立節
[10月15日] - 納粹德國空軍部長戈林自殺
[10月17日] - 胡安·庇隆取得阿根廷的統治地位
[10月20日] - 毛澤東與赫爾利達成五點協議。
[10月20日] - 蒙古宣布獨立。
[10月20日] - 阿拉伯聯盟成立。
[10月21日] - 法國女子取得選舉權。
[10月24日] - 晉冀魯豫軍區主力殲滅國民黨三萬余人。
[10月24日] - 《聯合國憲章》生效。
[10月24日] - 法國通敵分子賴伐爾和吉斯林被處決。
[10月24日] - 國共兩軍邯鄲激戰,高樹勛率部起義。
[10月25日] - 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臺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歸中國版圖。從此,被日本占領長達50年之久的臺灣島回歸祖國。
[10月30日] - 中國音樂家冼星海逝世(生于1905年)。
[11月11日] - 丹尼爾·奧爾特加出生,尼加拉瓜總統。
[11月13日] - 戴高樂當選法國總統。
[12月19日] - 越南、老撾、柬埔寨抗法救國戰爭全面爆發。
[12月30日] - 中國民主促進會成立
8. 重慶突發事件
動車晚點的原因:
1、故障原因-電力故障、例行檢查發現動車機械故障、系統調度軟件故障等;
2、天氣原因-出發地、途中或終點發生地質災害、刮沙塵暴、大風、暴雨、暴雪等;
3、其它原因-流量增加,其它列車晚點、軌道上出現異物等突發事件,這些都能導致始發車晚點。
9. 重慶爆發大規模抗議事故視頻
重慶煤礦瓦斯大爆炸震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