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雖然在83年變大了,但日子不好過,昆山和張家港是當時最窮的兩個縣,日子好過的是常熟和吳江,還有蘇州外圍的吳縣,但也都比不上江陰。南京是中心城市,而蘇州也不是,蘇州又是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城市,蘇州是我國外向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其國際資產密度比上海都高。
1、上海和蘇州相比差距在哪里?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還真沒想過。不是不想,是沒時間想,忙什么呢?忙吃了這一頓飯,下一頓再哪兒尋只是您盛情邀請,就胡說幾句:1.地理位置的區別。蘇州與上海的差別應該與地理位置有關系,盡管歷史上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那只是“文人墨客”,“風雅之士”的言談。從發展看,它的地理位置受到了限制,所以也發展也受到了限制,
2、東莞和蘇州的發展上有哪些差距和不同?
兩個城市的背景不同。蘇州是個完整的地級市,東莞、寶安原來是惠州下面一個縣,香港最先被英國強租,八十年代寶安縣分出深圳市。九十年代撤縣設區,寶安縣分設寶安區和龍崗區,從城市特點看,東莞市和中山市是全國唯一兩個直接市管鎮的地級市。這種體制扁平,鎮級單位實力強勁,但也表現為沒有核心城區,集約化程度不高,第三產業沒有集聚發展。
東莞市毗鄰香港,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發展早,民間富裕。但是同樣造成規劃晚、城市布局雜亂,不夠美觀的問題,蘇州歷史文化悠長,底蘊深厚。歷史上遠比東莞發達,人文優勢巨大,城市規劃,尤其是高新區非常漂亮。蘇州園林美譽天下,各種古跡、文化遺產非常多,改革開放三十年,相比廣東,蘇州起步較晚,但二十一世紀以來,后勁十足。
大量外資涌入,經濟迅猛發展,但民營企業不如東莞發達,因為時間短,積累的財富不如東莞本地人。蘇州轄區面積是東莞的3-4倍,同處中國最具活力的三角洲地區,從GDP總量比較兩個城市不太恰當。而且東莞距離香港、深圳、廣州都在五十公里左右,太近了,很難發展成為珠三角第四極。反而珠江對面的中山具備后發優勢,有望承接港澳、廣深外溢的服務業,成為珠三角灣區第4極!,
3、蘇州和南京相比有哪些不同?
蘇州和南京不同之處太多,挑大的方面講第一,從城市職能來講,南京作為江蘇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存在,蘇州相當于江蘇經濟中心。第二,從經濟方面講,南京的國企力量更大,蘇州則是外資和民營經濟的天下第三,從文化源流來講,南京地處長江之畔,南北兩種文化互相交匯融合,蘇州則更多提現江南文化,近代受上海的海派文化影響更大第四,從城市面貌來說,南京作為民國的首都,明清總督的駐地,城建更大氣,
蘇州有眾多秀美園林,城市面貌更為精致第五,從文明程度來講,南京兩級分化嚴重,因為高校眾多省級機關云集,南京的人口素質是不差的,但南京也是五方雜處之地,中下層居民的文明素養就沒那么好。蘇州也是千古名城,狀元才子不少,地處江南,城市居民素質相對均衡,第六,從區縣力量來講,南京中心城區很強,郊縣實力不夠,城鄉差別大,蘇州則反之,下屬縣級市實力強大,中心城區這兩年也趕了上來。
4、南京和蘇州相比哪個更發達?
蘇州是經濟強市,并非綜合強市,綜合實力方面和一些傳統強市還是有差距的,南京盡管經濟不及蘇州,但綜合實力在全國來說是最接近北京、上海的城市,教育、科研、交通、醫療、高校、工業等方面都是國內一流水準,即便是收入水平在全國也僅次于北上廣深蘇杭而已,幾乎是一個沒有明顯短板的城市。以各方面指數均衡性來說,南京的全面是成都、天津也難以比擬的,
很多人現在比較城市都是以GDP論英雄,這是嚴重失真的比較方式。城市所謂的發達是什么?GDP總量大,人均GDP高,這只是衡量城市實力的重要參照,但發達是指多方面的,像南京這類城市,建城初期的定位就很高,基礎配套和資源配置都是高標準,就比如江蘇省內商業中心指數最高的城市是南京,金融中心中心指數最高的是南京,交通樞紐指數最高的也是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