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開封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它是黃河和大運河的交匯之處。作為基建狂魔,雖然現在修建鐵路已經駕輕就熟,但是地質條件依然也是線路的選擇的因素之一,而時至,黃河在開封境內,依然是地上懸河,這種不利的地質條件可能也是不選擇經過開封的因素之一;3、八朝古都。
1、開封經歷過很多次黃河水淹,都說開封地下有六座城,那為什么后來的朝代還要在開封建都呢?
“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著六座城。”作為開封人,不能不了解開封,我兒子剛上小學時,我就教過他城摞城的歷史,(現在開封的大梁門,從城墻北側馬道下去,可以進入“城摞城博物館”)(開封城摞城博物館內部,可以看到明代城墻和清代城墻的地基和墻磚)(這是開封新鄭門考古發掘現場,這里也能看到城摞城的奇觀)所謂城摞城,既是指后一個朝代的城墻建在了前一個朝代的城墻上面,也是指新開封下面埋藏著老開封——在距開封地表以下幾米到十幾米深的土層里,從深到淺,從古到新,依次埋著:1.戰國時的大梁城;2.唐朝的汴州城;3.北宋的開封城;4.金國的開封城;5.明朝的開封城;6.清朝的開封城。
舊城為什么會埋在地下呢?因為黃河淹沒,泥沙淤積,可以這樣說,開封城摞城奇觀的每一層,都蘊藏著一個歷史大悲劇,一場慘絕人寰的滅頂之災。既然黃河水屢次淹沒開封,既然開封經歷了那么多次洪災,后人為何還堅持在開封建城呢?干嘛不選擇一個不太容易被淹沒的好地方呢?因為開封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它是黃河和大運河的交匯之處,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由于水運帶來的巨大便利,開封首次成為北中國的經濟重鎮。五代十國時期,五代當中的三代,包括后梁、后晉、后周,都定都在開封,就是因為開封交通便利,漕運發達,江南的賦稅可以沿河北上,西部的精兵可以沿河東下,到了北宋立國,仍然選擇在開封建都,因為宋太祖趙匡胤知道,自五代十國的亂世一路走來,藩鎮尾大不掉,中央必須強干弱枝,必須在京師附近養下百萬精兵。
這百萬張嘴是要吃飯、發軍餉的,所以北宋的都城就必須依仗漕運,這也就決定了北宋王朝更加依仗開封的地理位置,假如換成洛陽和西安,則需沿著黃河逆流而上,漕運成本會陡然增加好幾倍,絕對養不起這么多禁軍。后來的金朝之所以也將開封作為都城,一是因為漕運的便利,二是因為便于侵略南宋,假如金朝皇帝將首都定在他們的老家東北,早就被岳飛等南宋大將直搗黃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