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于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余地區則分布著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筑,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圓明園于咸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1988年建成圓明園遺址公園,僅存山形水系、園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疊石、雕刻殘跡仍然可見。在“西洋樓”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吊,令人痛定思痛。
歷史在吶喊
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圓明園猶如中國近代史的一部史冊,具有撼人心魄的價值。站在西洋樓殘石斷柱前,人們仿佛聽到了歷史的吶喊。
黃花鎮
在圓明園北邊西洋建筑群的西邊是一座仿建的歐式迷宮,叫“黃花陣”。小心黃花陣走失了方向!
大水法
建筑造形為石龕式,酷似門洞。下邊有一大型獅子頭噴水,形成七層水簾。
逝去的壯麗景觀
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荷蘭使臣得勝等,都曾在這里“瞻仰”過水法奇觀。據說這處噴泉若全部開放,有如山洪爆發,聲聞里許,在近處談話須打手勢,其壯觀程度可想而知。
夏季之魂
滿園的荷花怒放,姹紫嫣紅。皇家御園圓明園因水而活,水上荷花是圓明園的夏季之魂。
映日荷花
皇家御園圓明園因水而活,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和建設,今天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內荷花種植面積共計1000余畝,品種近400種。
生肖獸首
在圓明園中,十二銅首像惟妙惟肖的刻畫著十二生肖中各種屬相的形象。
明十三陵(5A)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特區
埋葬十三位明朝皇帝的陵園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這里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其間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明十三陵,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單位,陵寢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于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長陵左右。在中國傳統風水學說的指導下,十三陵從選址到規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筑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英國城市規劃家愛德蒙·培根也高度評價了明十三陵的藝術成就‘動’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它們的氣勢是多么壯麗,整個山谷之內的體積都利用來作為紀念死去的君王。”他們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明陵建筑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
十三陵
沐浴在一片純凈中,景區一片寧靜。眼前景物的顏色合為一體,驚為天作。
春
春天,穿行在明十三陵景區,看桃花盛開,櫻桃和杏壓滿枝頭。
夏
夏天了,去哪避暑呢?十三陵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約上你的小伙伴一起來吧!
秋
色彩豐富的秋天,安靜祥和的明十三陵。
冬
冬日——風雪定陵。
昭陵
現存有完整的祾恩門、祾恩殿及其東西配殿,和方城、明樓、寶頂等。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載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定陵
從1956年開始,中國科學院決定試掘十三陵中的定陵,成為歷史學家研究歷史的寶地。
出發吧這里有深厚的文物堆積,有豐富的古文化積淀,有帶著皇家的氣魄的陵園。跟著我們一起走過十三陵充滿厚重歷史氣息的四季吧。
慕田峪長城(5A)
地址:北京市懷柔區慕田峪村
電影《非誠勿擾》取景地
慕田峪長城位于懷柔區境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北京乃至全國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關長城,東連古北口,開放的2250米長城段的特點是長城兩邊均有垛口,特別是正關臺三座敵樓并矗為萬里長城之罕見。著名的長城景觀箭扣、牛角邊、鷹飛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長城西端,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山巒疊嶂,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春季,群芳射蕊,爭奇斗艷;夏季,滿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果實累累,紅葉滿山;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在中外享有“萬里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