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的這句話實在是太豐富了,外地人聽到武漢人說話。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文化中心,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信了你的邪武漢人最愛說信了你的邪,高興時不高興時不滿意時詫異時憤怒時吵架時平和時就連自我解嘲時也會說。
1、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
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而漢口是指黃埔路到漢正街一帶。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文化中心,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門活車站附近的天聲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學,市16中,市二中讀書,我只知道那時武漢人是以黃埔路以上稱為漢人口,黃埔路以下為鄉下。因此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而黃埔以下因靠近黃陂。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里話,而武昌話又與漢口話不同。我們老武漢人一聽就分得出來,而漢陽話因漢陽蔡甸人多,話音帶有濃重的菜甸音。
2、你在武漢聽到最多的一句武漢話是什么?
信了你的邪武漢人最愛說信了你的邪,高興時說,不高興時說,不滿意時說,詫異時說,憤怒時說,吵架時說,平和時說,就連自我解嘲時也會說,武漢人的這句話實在是太豐富了,外地人聽到武漢人說話。啊,嗓門這么大,脾氣這么糟糕,武漢人啊,不好惹吧,其實,他們不了解武漢人,就像他們不了解武漢人為什么那么愛吃熱干面。武漢人喜歡熱鬧,吃熱干面時也喜歡排排坐,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喜歡在外面的小板凳上蹲著吃,
3、你是哪里人?說三個你們當地的方言詞,并標注是什么意思?
上海崇明島,方言為崇明話,和江蘇啟東海門大部分人使用的方言基本一致,所以,更準確地說,我們使用的方言為吳方言沙地話。崇明海門啟東古時候均為長江泥沙沖擊堆積而成(海門啟東已經接上長江北岸),島上居民是由江南江北百姓移居而來,由于古時候交通不便,島上形成的崇明方言和外界接觸少,所以崇明方言變化小,成了古語活化石,
下面舉幾個例子(前普通話,后崇明話(沙地話))1.午餐——吃點心,古代島上百姓下地勞作,基本沒時間正兒八經午餐,所以,可能帶上幾個小餅之類的下地。久而久之,點心就演變成了午餐之意,(水滸傳紅樓夢里對于點心,描述很多,)2.妻子——娘子,又稱女客,女客,對應詞為男客,應該是互相相敬之意。3.有個詞:“寄爺”,實際發音寄牙,這是個人物稱呼多功能詞,沒法翻譯成普通話,泛指一切高自己一輩的父母以外,伯父伯母舅父舅母以外的親屬,可男可女,簡單說,明確知道是高一個輩分,無法判斷具體稱呼的,用這個稱呼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