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食鹵鵝的歷史悠久,負有盛名的是澄海的“貢咕鹵鵝”,最早可追溯到光緒年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再加入“曲”混合攪拌均勻,在一定溫度下,米曲霉會生長繁殖,分泌出不同的酶,而產生了濃郁的鮮味,再經過各種復雜的化學反應,醬油的顏色和豐富的香味就出來了,把發酵過的液體分離出來,就成了我們今天經常食用的醬油。
1、澄海獅頭鵝怎么做才好吃?
鹵味,是潮汕人的最愛,從街頭林立的鹵味檔,到人流不斷的雜市,排隊買鹵味的回憶,存在于每個潮汕人深深的腦海里。而在潮汕人的鹵味食譜中,排在第一位的,非鹵水鵝莫屬,潮汕人食鹵鵝的歷史悠久,負有盛名的是澄海的“貢咕鹵鵝”,最早可追溯到光緒年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逢年過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是用于祭祀祖先“拜老爺”的鹵鵝,
以鵝入菜,各地都有,但把鵝做出了大文章,只在潮汕。說到鹵鵝,“食神”蔡瀾還曾多次在公眾場合稱贊:“我們吃鵝,最著名的是廣州人的燒鵝,和潮州人的鹵水鵝,潮州人知道燒鵝只是皮好吃,不如鹵水處理,不管年紀多大的鵝,都能鹵得軟熟入味。”要制作一盤上好的潮汕鹵鵝,首先你得要用上一只潮汕特有的澄海獅頭鵝,在獅頭鵝中,有稚鵝、成鵝、老鵝之分。
能被食客認為是正宗獅頭老鵝的必是年長兩歲多,體重達二十斤以上的老公鵝,這些鵝歷經兩年配種功成身退,其頭部、脖子、鵝腳、鵝翅品質極佳,堪稱“禽中之王”,僅一個頭部一般可以賣出800元,連脖子的話可達1500元左右。獅頭鵝因腦袋上頂著碩大的肉瘤,狀似獅子頭,故稱“獅頭鵝”,此鵝可謂鵝如其名,腰圓個大脖子粗,膚白貌美氣質佳,有大個的能長到十幾二十斤,提都提不動,架勢擺開了,更是戰斗力驚人。
有同學就說了,鵝不是呆頭呆腦蠢萌蠢萌的嗎?說這話的人肯定是沒被鵝削過,知道鄉村三大猛獸是什么嗎?“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有只獅頭鵝平白無故對著你嗷嗷叫,那八成說明它今天不爽想要削你,遇到這種情況你就趕緊撒丫子跑,千萬別猶豫,能跑多遠跑多遠。除了鵝種有講究,一鍋好的鹵湯也是制作鹵鵝的關鍵,鵝宰好,取內臟,洗凈后晾干,全身擦鹽,腌半個鐘,鹵藥包提前配好,放進鹵水鹵制,加上生抽、老抽、糖、鹽、潮汕特有的南姜,等鹵水翻滾之際,即是下鵝之時,剛出鍋的鹵鵝,外表油亮光鮮,透著琥珀色,香氣逼人,
鹵鵝吃起來也很精細,一只鵝身上有10 個部位可以吃,口感都不同!最受追捧、最貴的就是鵝頭,天天在潮汕賣斷貨。一只獅頭鵝,最入味、最受老饕喜愛的就是鵝頭,細嫩的鵝臉肉,富含膠質的皮,懂吃的都會先吃它!再來就是鵝肝,都說法式鵝肝好,但在潮汕,鹵鵝肝也是珍品。越大的鵝肝價格越高,質量也就越好,每塊都切成0.5cm左右口感才最好,一口下去又粉又香。
話說連皮帶骨才是最有滋味的地方!拿起一只鵝翅比比,跟小姐姐的手臂差不多粗了,上桌被斬成小塊,連皮帶骨,撕咬起來也更帶勁,鵝肉分為上莊(前翅)和下莊(后腿),在講究的鹵水店都是單獨斬出來加價賣的。鵝肉紋理清晰,皮肉中間還有一層薄薄的鵝朥,肥甜油潤,咬下去層次分明,還有就是鵝腸了,脆脆的很有嚼勁,細細嚼又有鹵汁的香氣,據說100條鵝腸里面才能挑出5條完美又年輕的鵝腸!5%的概率,小伙伴們一定要且吃且珍惜啊。
2、魚露是哪里常用的調料?用它可以做什么好吃的菜?
魚露,記得第1次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不知道是什么,追在人家屁股后面問,才明白原來是一種調味品,帶著好奇心走進了超市,看到它的模樣,從此以后就認識了魚露,魚露是哪里常用的調味料魚露是福建、廣東等地區常見的調味料,潮州菜,東南亞料理,閩菜中常用的調味料。魚露又叫做蝦醬、魚醬油,在制作原理上和我們經常用到的醬油有著相似之處,醬油是用小麥大豆為主要原料,現在也有用麥麩豆粕還有別的為原料的,經過高溫加熱能夠殺死當中的微生物,其中淀粉和蛋白質的分子結構會發生改變,容易被微生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