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學位這東西是深圳這幾年經久不衰熱議的話題;相信各位條友如果有關注深圳的民生熱題都會有所了解深圳學位是多么的緊張,政府是花了多少力氣解決這個問題。至于學位告急,這跟人口多少關系不大,答案是否定的,學位問題不會因為疫情有所緩解,而且近幾年深圳學位缺口會越來越大。
1、深圳哪里的小學學位比較好?
福田區1年級家長,去年為了女兒的學位,鞠躬盡瘁,簡單回復一下,如果實在不行,重點附圖:為南山區的2020年小學入學積分情況,去南山,租房都能上。1、螺嶺外國語小學2、園嶺、百花、荔園3、益田、石廈4、東海實驗小學5、南山后海,育才小學、南山外國語,第二外國語6、百外世紀和春蕾,因為大部分情況下可以直升到百合外國語學校據我所知,部分外國語學校,用的教材是朗文的,其他學校都是人教版的,
2、一直以來深圳公辦學位就供不應求,經過這次疫情,學位會不會好轉呢?
答案是否定的,學位問題不會因為疫情有所緩解,而且近幾年深圳學位缺口會越來越大。學位問題看兩個因素:一是人口流入情況,二是新學校建設數量,從深圳人口流入情況看,連續三年深圳的凈流入人口都在40W人,三年累計凈流入人口達到百萬之巨。這些來到深圳安家落戶的人,都是青壯年,都有或者未來很快都有孩子上學的需求,對學位的要求是天量的,而深圳近幾年雖然在馬不停蹄地建設學校,但是遠遠跟不上人口流入速度,無法滿足需要,
2019年中考結束后,深圳人似乎第一次意識到,在大深圳,中考后升高中的錄取率居然不足50%,其實這種現象已經延續多年,目前深圳沒有那么多高中學位,只能多做分流,去職高和技校,當然,整個珠三角大概都是這么一個初升高的比例,因為人口源源不斷流入,珠三角城市的學位壓力都不小。雖然新學校在不停的建,但是終究趕不上人口流入,而且建設運營一所學校涉及諸多方面的事宜,不是說開辦就開辦的,
3、網上說逃離深圳的人很多,為什么深圳學位年年增加還緊張?
網上說逃離深圳的人很多,為什么現實中深圳學位年年增加還緊張?因為現在人才對生活質量要求高了。以前深圳外來人口的子女主要是以留守兒童為主,2000年的深圳,私立教育規模小,義務教育主要靠公立學校解決,即使在深圳有房沒有過硬關系,即使你國內名校畢業,重點項目科研人員,你家孩子想接受教育還是只能留守內地,以前深圳因為各種海量資源輸入可以只接受未婚人士或留守兒童家長,
現在人才引進的吸引力不再是十幾年前單純高工資,很多人才都有結婚生育的壓力,子女教育都擺在優先位置,有能力在深圳生存,同樣也會有讓孩子在深圳學校就讀的想法。深圳學位年年緊俏,是因為現在不少深圳的打工者都開始重視孩子情感需求,將孩子帶在身邊在當地接受教育,這也是近年深圳私立教育規模越來越大,甚至一度將公立學校遠遠拋在后面,這種模式也帶來了不利的一面,那就是教育質量堪憂,隨著內地經濟搞活,現在也有家長開始帶著孩子回內地接受教育,在很多家長眼里深圳私立學校甚至一些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和內地還是有很大差距,
4、深圳村委統建樓可以落戶嗎?小孩讀書有沒有學位?
深圳村委統建樓可以落戶嗎?小孩讀書有沒有學位?這是兩個問題:一是深圳村委統建樓能不能落戶,二是小孩學位的問題。恰好有位前幾年買了深圳寶安某街道某村委統建樓的朋友因為小孩要上小學就去辦理落戶統建樓并順利落戶的事,后來跟他聊過并了解一些辦理經過現在和各位朋友簡單聊聊,深圳某村委統建樓深圳某村統建樓一、先說說深圳村委統建樓能不能落戶?現在所說的統建樓一般是指村委和開發商合資建的,合作方式大多是村委提供土地,開發商出資,建好后按照雙方簽訂的合作協議中約定的比例分配房源。
那統建樓到底能不能落戶呢?回答是“可以落戶”但是是有條件的,那需要哪些條件呢?請各位頭條君耐心的下看:1、首先如果你想落戶深圳那么你得符合深圳的落戶政策,2020年深圳落戶條件有如下3種條件:(1)、深圳核準入戶條件:A:35歲內 社保三年以上 深圳緊缺高級;B:40歲內 深圳緊缺技師;C:全日制大專35歲以內;D:全日制本科45歲內;E:中專 中級職稱45歲內以上為核準制,不用積分,當年拿到證書可直接申報入深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