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上班15年,對于一個人來深圳找工作,我的建議是。根據我周圍朋友的了解,在深圳找UI工作還是不是太難的,他們工作找的都還是很順利的,失業快3個月了,在深圳還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壓力好大,求指點,第一份工作是圖書主編,不到兩年公司關門;第二份工作是雜志主編,不到一年半,因雜志廣告業務遲遲不見成效,被迫停刊;第三份工作就是公司企劃,但是從公司一段時間以來的情況來看,誰也不敢保證它能基業常青。
1、UI專業,在深圳找不到工作,怎么辦?
看你是哪種情況找不到工作?是投簡歷沒有面試的機會還是有面試機會,但是面試后公司沒有錄取,還是因為公司福利不符合你的要求自身不想去呢?如果是第一種,那要看下你的簡歷和作品,簡歷上可能對自己的描述不符合大部分公司的要求,專業或者在UI方面自我介紹的一些經驗上有問題。同時也要看下自己的作品,是不是作品太少了,或者是作品不夠優秀,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看看有哪里需要改進,作品的表現形式是不是過于繁瑣,
如果是第二種,那有可能是你在面試中表達的問題了。一般來說看了簡歷知道你是應屆生,還是給了你面試機會,那說明對你還是有興趣的,以實際來說,很多公司還是愿意用一些新人,因為新人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干勁足,工資要的還低,而公司成本低的情況下,直接找個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人是不實際的。面試的時候多去察言觀色,多注意下面試官,
態度誠懇點,去之前了解下公司產品和文化,至于你自己覺得福利待遇不符合要求的話,那就只能調整下自己的心態,畢竟剛出社會實習期的工資都不會太高,要重在積累經驗,對吧!根據我周圍朋友的了解,在深圳找UI工作還是不是太難的,他們工作找的都還是很順利的。雖然不高,在5000到8000左右,另外,你可以試著先海投一下,試試效果,然后再精準的投,可以不專門投關于實習的,投那種招UI但是工作經驗要求少的那種,也可以試試啊。
2、人到50歲為什么就在深圳找不到工作,沒有人錄用了呢?
這是個悲傷的問題,也是個讓人心焦的問題,不僅深圳,全國各地都一樣,除了環衛、保潔、園林等一線又臟又累的崗位,四十歲以上的非高管人才,在職場上很難找到重新就業的機會。然而,另一方面,國家卻在不斷延遲退休年齡,要知道,現在中國的大多數勞動者都在民營企業工作,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努力或者愛跳槽,而是公司倒閉了。
有抽樣調查顯示,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僅3.7年,中小企業平均壽命更是只有2.5年,這是個什么概念呢?說明很多中國公司的員工每隔兩三年就不得不重新找工作。以我個人為例:我1991年參加工作,在山東威海一家工廠上班,1998年工廠倒閉下崗,一年后去北京,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和圖書出版工作,2012年因出版行業不景氣,加上家庭問題,回到合肥。
從2012年10月回合肥,至今我已經換了三個單位和三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圖書主編,不到兩年公司關門;第二份工作是雜志主編,不到一年半,因雜志廣告業務遲遲不見成效,被迫停刊;第三份工作就是公司企劃,但是從公司一段時間以來的情況來看,誰也不敢保證它能基業常青。而同一樓層的五家公司,不到一年就倒閉了三家,最短的只維持了半年,
3、感覺在深圳招聘一個人難度太大,為啥有人找不到工作,我們卻招不到人?
作為企業的一個管理者,我來回答一下:一,很多企業不招35歲以上的,其實很大一部分有能力的人都在35歲以上這個段,他們經驗豐富,有很多實戰經驗,并且閱人無數,知道如何用人,帶下屬也是會因材施教,下屬的歸屬感就很強。很多公司喜歡用年輕做領導,打著年輕人思維跳躍利于公司發展,根本不是這樣的,年輕人個性突出,很多下屬適應不了,離職率就高。
最讓人無語的是,很多公司都學華為,年齡大的不要,卻從不想,你能和華為比嗎?所以現在的年輕人進公司,如果沒有一個和悅的工作環境,很難留住他們,二,有很多公司一味追求利益,對公司員工的各種福利打折,比如住宿生活,以及其他福利都能得過且過就行。于是員工的離職率就高,三,公司管理混亂,連最基層的員工做事都感到十分混亂,沒有章法,心累導致他們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