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交的公積金是按最高標準12%繳交,加上公司的12%,你一個月的公積金會比普通工薪階層月薪還高。武漢的工資水平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國企一般都是雙休,正常很少加班,三是利用你國企長期一線實踐經驗和能力的優勢,可以在北京尋找知名民企和外企,當然央企、國企更好(但北京央企一般不社招)。
1、目前在國企上班,一個月到手7000 ,要不要辭職回家發展?
首先,我非常理解題主,因為跟題主有同樣的經歷,好歹我靠吃苦掙扎出來了,目前在北京發展良好。我大學畢業后,入職一家央企的一線單位,工作地點就在海灘上,常年見不到人煙,有的站點只有1-2個人,員工都呆傻了,經常開玩笑向人力資源部申請“智商補貼”,這么艱苦,收入很高吧?錯。收入還不如后勤單位高,有點關系的,削尖腦袋調回后勤。
題主與我們一線相比,簡直不要太好:一是團隊作業,有人氣;二是有食堂,保證吃飯問題;三是工資超過7000元,當然了,這里有幾個建議:第一,要看你到底追求什么?你從事的職業性質,就是人隨項目走,而且都是荒郊野外。你和同事們面臨的都是同一問題,并不是你獨有的,這一點心理會舒服一些,至少在野外工地上,大家都差不多,
思念家人,恐怕是第一個難關。對這個問題,要看人追求什么?野外工程的事業,就在野外,要干成大事,必須在野外,就像地質工作者,不去荒山野嶺找礦,哪里有新發展,如果你對事業有追求,哪怕只能“忠孝不能兩全”,還有千千萬萬這樣的職業人員,否則,哪里來的春運大潮?如果你追求家庭幸福,你可以想辦法向家庭回歸,沒有對錯、沒有好壞,只有適合。
第二,企業內部升遷到大城市,是最好的途徑,鐵路工程系統,也有北京總部,也有省會城市的駐地總部。為什么不向總部發展?說說我的經歷吧,我在一線工作一年,當我發現有的老員工居然在一線工作了二十多年,我難以想象我會在這個兔子不拉屎的荒野呆二十年。我這期間,我努力做好本職,積極參加單位的文化活動,撰寫稿件,發表論文,
很快借調到中隊、大隊、廠部,一步一步腳印,發展到了北京總部。常年的借調期間,別人下班回家陪老婆孩子,剩余的活都交給借調的我,理由是反正你回不了家,就加班吧,無數個日日夜夜,斗轉星移,我都在辦公室干著數不清的雜活。人心都是肉長的,就這樣一步一步調入了北京總部,第三,優先向大城市的國企、央企流動,也可以去外企民企,讓家庭定位于城市。
國企工作,月薪7千以上,年總收入(含各種獎金、福利、補貼)估計小二十萬,還有你在工地,吃住都不花錢,也沒有地方去消費,你的收入都能轉化為存款,應該積蓄比較豐厚。這就是這種職業的好處的,掙的多存的多,你要是辭職,還真的有點吃虧呢?你到私企民企,不好這么好的工作呢。一是河北老家,也不是什么經濟發達地區,沒有必要非要回老家,
換一個思維,你在一個二線城市扎根、結婚生子,可以把老人接過生活啊,讓老人跟著你享福啊。比你放棄一切回到那個經濟并不發達的老家小地方要好,你難道不考慮你的后人發展嗎?二是鐵路工程系統,在北京、在省會也有本部駐地啊,那些機關一般都在省會以上城市的。千方百計,靠自己努力,靠人脈關系,反正想辦法去省會城市,然后在省會城市安家,娶妻生子。
有條件就把老人接過一起住,你的收入,以及未來成長后的收入,可以達到這一點。三是利用你國企長期一線實踐經驗和能力的優勢,可以在北京尋找知名民企和外企,當然央企、國企更好(但北京央企一般不社招),如果找到30萬以上的年薪職位,為什么不去北京發展呢?你才28歲,有一線經歷、有吃苦精神、有實戰能力,難道你不發展了嗎?當你年薪達到四五十萬元的時候,你照樣可以在北京安家,心疼你的父母,就想辦法把他們接過來居住。
2、武漢有沒有好點的廠?包吃包住一個月7000以上的這種?
壓力大是常態,武漢的工資水平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就你說的問題來分析一下:、待遇,一般由這幾部分構成:吃、住、五險一金、拿到手的數額等部分,題主要求的:1、包吃住:住,單獨租房,一個月差一點的得個1000來塊;如果廠里有集體宿舍,那是另當別論,吃:如果吃單位的大食堂,一個月得個300元吧,!2、五險一金:五險,按三檔的標準,一個月單位和個人繳納共計13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