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縱隊組成(四)東江縱隊導語東江縱隊紀念館位于羅浮山風景區。關于游覽東莞東縱紀念館為人民浴血奮戰的戰士們的反思作文,求文章東縱紀念館評論1500字左右,也要學習和發揚艱苦奮斗的“東縱精神”,東江縱隊已成為徽州四大東方文化之一(東江、東坡、鄭東、董重)。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的文化傳承深圳坪山東江縱隊紀念館共有序言廳、展覽廳、英雄廳、反映廳四個展廳,兩條60米長的參觀走廊。
還要學習和發揚艱苦奮斗的“東豎精神”。也要學習和發揚艱苦奮斗的“東縱精神”。我們不僅要永遠記住它,還要把“東豎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信念堅定,胸懷大局,攻堅克難,奮發圖強,抓住機遇,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要把“東縱精神”融入到服務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中,堅決杜絕“四風”問題,扎實做到“三嚴三實”。
為人民浴血奮戰的戰士。革命軍人用鮮血和青春換來了這所學校的繁榮。他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得到的只是心安理得地閉上眼睛。他們留下了新的希望,將被我們這一代人傳承下去!東江縱隊組成(四)東江縱隊導語東江縱隊紀念館位于羅浮山風景區。羅浮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歷史學家司馬遷將羅浮山比作“岳躍”,因此羅浮山被譽為“嶺南第一山”。
羅浮山又名仙人洞,道教稱之為第七洞,第三十四福地。羅浮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有豐富的神話傳說和歷史遺跡。山上有許多寺廟,位于主要景點朱明洞景區的徐沖古寺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它由東晉葛洪創建,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道觀之一。傳說杭州黃龍寺、香港黃大仙等道觀以此為祖居。徐沖古景曾是東江縱隊抗戰時期的駐地,為羅浮山的歷史增添了光彩。
3、東江縱隊紀念館的第七展廳寄托東宗前輩的記憶。第七展廳的空間造型猶如藍天,一群歡快的鴿子自由飛翔,寄托著人們對東宗革命前輩的記憶。展廳內以“歌頌英雄”為主題的四尊雕像分別是東江縱隊司令員曾勝、政治委員林平、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作耀、政治部主任楊。一個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著東江縱隊烈士名單,以及一組中央領導親切接見東江縱隊主要領導的照片。
東江縱隊司令員曾勝,東江縱隊政委林平,東江縱隊副司令員、王作堯東江縱隊政治部主任楊,擁有珍貴歷史照片和歷史文獻658張,老戰士捐贈實物70件,革命歷史題材油畫15幅,動態作戰示意圖14幅,著名烈士紀念碑6700余座。分為抗日救國、武裝準備、組隊抗敵、突圍東進13個部分。整個展覽展示了南岳兒女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英雄歷程。
4、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的文化傳承深圳坪山東江縱隊紀念館有序言廳、展覽廳、英雄廳、觀景廳四個展廳,兩條60多米長的參觀走廊。為籌建紀念館,原東江縱隊、兩廣縱隊、邊總等華南抗日老戰士踴躍捐款211萬元,香港、廣東、北京各界人士捐款近千萬元。紀念館內陳列著東江縱隊和粵贛湘邊老戰士捐贈的350多張真實歷史照片和77件革命文物,記錄了東江縱隊抗日救國、南征北戰的事跡,是千千萬萬南疆英雄用鮮血和生命書寫的歷史豐碑。
5、東江縱隊紀念館的介紹在中國抗戰史上,一支特殊的軍隊,立下了輝煌的戰功。這支孤立在華南敵后的抗日武裝,在八年抗戰中沒有得到黨中央的直接支持,在困難時期,它甚至沒有一個電臺。它只收聽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新聞,這是英雄的東江縱隊。東江縱隊已成為徽州四大東方文化之一(東江、東坡、鄭東、董重),迄今為止,中國共有三座“東江縱隊紀念館”,分別位于深圳、惠州和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