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次大水,既有天災,也有人禍。鄭州突然多這么湖,主要有這幾個原因,這些年,河南下了幾場雨就發洪水,這是什么原因,其他的都不就說離河南很近的運城吧,它的南邊是中條山,東邊是呂梁山,西邊是“一見楊過誤終生”的風陵渡,當雨云和水汽從河南過來,經過中條山和太行山,還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這些山會抬高水汽,和云層,發生“冷凝效應”,山西這邊的雨就會被“擋回去”,所以山西這邊就沒有發生洪澇災害。
1、作為一個老鄭州,咋就突然多出那么多湖呢?
感謝邀請,鄭州經過不斷的城市建設,湖泊確實是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鄭州主城區就有15處大小不等的湖泊,大多數都是擴建的。鄭州突然多這么湖,主要有這幾個原因,一、城市建設的需要鄭州的進行房產開發中,同樣也需要不斷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因此湖泊便是最好的綠化方式。如今在鄭州市內但凡樓盤附近有湖的,房價都會比較高,也會形成濕地公園供人們休閑,像鄭州的如意湖、北龍湖等都是環境非常漂亮的地方,而這也離不來湖泊帶來的清凈和靈秀,
二、因地制宜,鄭州不斷擴建湖泊鄭州靠近黃河,境內還有金水河、尖崗水庫、賈魯河等,像如意湖便是通過如意河引水建成,如今西流湖也正在擴建,未來將要建成八倍面積于如意湖的湖泊。在鄭東新區象湖附近也將進行擴建,建設白沙組團區,總之,我認為一個城市要么依山、要么傍水才能建設成為一個宜居的綠化城市,而鄭州主城區無山,因此在未來還會在湖泊在進行擴建、改建,這樣城市的綠化和濕地才會更多,也會更有意味。
2、為什么河南暴雨被淹,而跟河南最近的山西沒事?
我是山西運城的,離河南就隔了一條黃河,離鄭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鄭州下暴雨當天,我們這里也下了一陣大雨(相對鄭州就是毛毛雨了),首先我先說一下地理,山西的人口密集區是由四五個盆地組成的“糖葫蘆”其他的都是陰山,呂梁山,太行山,中條山等山脈,這也是山西被稱為“表里山河”的原因。其他的都不說,就說離河南很近的運城吧,它的南邊是中條山,東邊是呂梁山,西邊是“一見楊過誤終生”的風陵渡,當雨云和水汽從河南過來,經過中條山和太行山,還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這些山會抬高水汽,和云層,發生“冷凝效應”,山西這邊的雨就會被“擋回去”,所以山西這邊就沒有發生洪澇災害,
3、河南這次大水,造成那么大損失,究竟什么原因造成的?
河南這次大水,既有天災,也有人禍。這次只所以全民關注,天災主要是雨下的大,下的急,下得暴,人禍是應急預案不足,溝河坑被地產占據,水庫蓄水能力不足,建設海綿城市應對洪水過于樂觀。這些年,河南下了幾場雨就發洪水,這是什么原因?南方天天下雨,怎么不發洪水?這不值得探討嗎?上世紀七六年以前,每到伏天,中原,華北平原,包括西北,幾乎一個月都是陰雨連綿,有時候還連著下幾天大雨,也沒見發這么大洪水,只不過河道里增加了水到是真的,
發洪水,除了山區,半山區外,平原基本上沒有洪水,城市就更不用說了。現在怎么這樣了?據觀察,這四十多年來,中原,華北平原雨水特別少,也沒有了伏天的連雨天,基本上是年年干旱,于是,很多河道被人們開發,種樹,種莊稼,有的甚至把河道填平蓋房子,建工廠,很多河道都沒了,只要雨水下的大一點兒,洪水就泛濫了,因為沒有了排洪河道,給洪水肆虐留下了空間。
過去,人們家家養豬,需要用土墊豬圈,因此,村村有大坑,只要下雨大了,那些水就往大坑里灌,這等于疏水坑,所以,村里和莊稼地里也不會被水淹了,現在不行了,人們不養豬,也沒人用土了。路也不是磚渣路、泥巴路,而是水泥路,路一馬平川,水肆意橫流,再者,原來的坑、河、堤都被現代垃圾逐步填平,沒有了蓄水處,下幾場大雨,就會形成洪災,到處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