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干支年表,是吳佳年,所以叫甲午戰爭,甲午戰爭是1894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甲午戰爭是甲午戰爭中國和中國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大鹿島附近海域決戰,狹義的甲午戰爭通常指的是黃海戰爭,廣義的甲午戰爭包括豐島戰爭、大東溝戰爭、阿哈瓦海陸攻防戰三場戰役。
甲午戰爭是1894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按照干支年表,是吳佳年,所以叫甲午戰爭。1874年,朝鮮爆發內亂。混亂被平定后,日本拒絕撤軍,擊沉中國運兵船,突襲清軍。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經過平壤、黃海、遼東、阿哈瓦四戰,中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在日本軍國主義的壓力下,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這是繼《南京條約》之后的又一恥辱,將中華民族帶入了災難的深淵。
2、甲午海戰的簡介500-800字數甲午戰爭是甲午戰爭中國和中國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大鹿島附近海域決戰。又稱黃海海戰、大東溝海戰,北洋水師在海戰中損失慘重。戰后,丁下令北洋水師退守阿哈瓦,黃海的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使日本皇軍得以實施花園口、榮成灣登陸作戰,海戰的結果,黃海海戰持續了五個多小時。北洋水師損失了致遠艦、靖遠艦、朝永艦、洋尾艦,以及廣佳的五艘戰船,均觸礁被毀,淶源身受重傷,陣亡官兵600余人。日本艦隊的松島、畢瑞、赤城和西京丸4艘艦艇受重傷,300多名官兵喪生,黃海海戰后,李鴻章命令北洋水師退回旅順、威海,“避戰護艦”采取“存艦隊”策略,停止戰斗。日本海軍掌握了黃海的制海權,狹義的甲午戰爭通常指的是黃海戰爭。廣義的甲午戰爭包括豐島戰爭、大東溝戰爭、阿哈瓦海陸攻防戰三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