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武漢學院招生辦的信息,大應該知道,武漢學院在湖北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們們會通常說武漢學院是二本大學。武漢那時候已經有了幾個火車站,比如說“武昌南站”(武昌站)、漢口火車站;還有一個“武漢火車站”,武漢實際上是全國包容性最強的城市,如果你不是湖北考生,武漢學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三批招生的話,你也可以說武漢學院是三本大學。
1、在武漢,感覺現在已經很少聽到有人講武漢話了,基本上都是普通話,這是為啥?
感覺不光是武漢話,好多方言現在都面臨著逐漸消亡的可能性。我曾經問過我上小學的兒子,你們班上還有人會說武漢話嗎?在不在學校里說武漢話?他說,基本上聽不見,為啥?因為老師-不-讓-說-,所以說,現在的小孩根本就喪失了學說本地方言的空間和環境。從小孩呱呱落地開始,不管現在年輕的爸爸媽媽是來自哪里,都很奇怪的憋著一口普通話來和孩子交流,再加上電視上廣播里,全是普通話,哪里還有一點方言生存空間,
只是在個別地方電臺的部分節目里,還有那么一點點的方言廣播。就算是老人幫著帶孩子,老人往往也是憋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你說,這方言在這么搞下去,可不就只剩下慢慢走向消亡了。我在這里呼吁一下,留住方言,從娃娃抓起,從幼兒園開始,普通話肯定是要學,各地的方言也可以加入學習課程,我相信,小孩子在課堂上學說自己的方言肯定會覺得非常有趣,
2、武漢學院怎么樣?
我有熟人在學校任教,所以知道一點情況。首先,希望朋友們清楚一點,教育部門并沒有說武漢學院是二本還是三本,武漢學院是幾本只是民間說法。某大學在某省第一批次招生的話,就說該大學是一本大學,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話,就說該大學是二本大學,既有一批又有二批招生的,通常也認為是二本大學,根據武漢學院招生辦的信息,大應該知道,武漢學院在湖北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們們會通常說武漢學院是二本大學。
自2016年開始,湖北高考本科二批、三批合并為本科二批招生了,如果你不是湖北考生,武漢學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三批招生的話,你也可以說武漢學院是三本大學。武漢學院招生錄取分數線,大家可以咨詢校方,以官方為準,若沒有具體錄取批次,考生可根據自己所在省份的一本、二本、三本批次分數線來對比確定。武漢學院還是有一些好專業的,如會計學、法學、金融學、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工商管理等,
3、武漢和武漢人在全國人中的印象如何?
武漢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老武漢人已經逐漸被全國各地前來落戶的人占據了大部分位置,有的是前來買房的,有的是過來做生意的,慢慢地各地前來的人越來越多,將全國各地的風俗習慣都綜合融合在這一個地方形成了統一性的包融,因為改革開放的原因甚至連全世界各地人的性格也容入進來了,相互沾染,取長補短,因此,此地,剛來的人開始并不適應,可住過一段時間之后,大多數人都融合在這種氛圍之后基本都被這里吸引住了,沒被吸引的只是少數偏激性格的人很難很不愿意大眾融合的那一少部分短暫接觸的人!因為武漢是個綜合性極強的地區,有一定的特殊的江湖氣息,喜歡獨處的人一般很難在這里生存!是個很鍛煉人的地方!待久了的人才深有體會!一般在武漢生活過的人出去之后給人的感覺非常老煉!武漢實際上是全國包容性最強的城市!。
4、為什么感覺武漢很大?
說起來也許是一個笑話;十幾年前,一次出差到外地開會,在預定回程票的時候詢問有沒有到“武漢”火車站的票;一連幾天前臺服務員的回答竟然是“沒有”;無奈之下,只好定了飛機票飛回武漢,回來后,詳細詢問經常出差的小伙伴們,才知道其中的奧秘——如果預定火車票,必須準確說出具體的火車站站名,而不能僅僅說“去武漢”。
此話怎講?武漢那時候已經有了幾個火車站,比如說“武昌南站”(武昌站)、漢口火車站;還有一個“武漢火車站”,這三個火車站分別承擔不同方向的鐵路客運任務;如果只說是“武漢”的火車票,前臺服務員當然會說“沒有”。武漢很大,確實如此,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是“變化太快”;原來只知道一個“漢口大智門”火車站;武昌南湖機場;一般情況下,如果出行或者“接站”不會不知所措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