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分析一下瓶裝酒和小作坊原漿酒。我們首先應該搞清楚原漿酒的概念,如果是低度原漿酒,度數在30到40度左右,這樣的酒也不適合飲用,我們并不是一味的就說原漿酒就是好酒,關鍵看是不是適合飲用,是不是經過貯藏了的原漿酒,度左右的原漿酒,如果是經過貯藏了的,是適合飲用的酒。
1、什么是原漿酒?原漿酒好喝嗎?
原漿酒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發酵蒸餾出來,不經過任何勾兌工藝的原酒,也叫基酒。一般情況下我們喝的白酒都是經過勾調的酒,那這種酒酒肯定不是真正的原漿酒,像一般的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等名酒一般都是經過勾調的,這些酒將不同批次,不同年份的酒按比例進行勾調,經過不斷的調整以后,最后達成自己的酒體風格和獨特的酒質,因此來成為消費者喜愛的品牌,
2、瓶裝酒和小作坊做的原漿酒哪個酒更好,你會選擇哪個酒?
我是一個傳統工藝釀酒人,也屬于小作坊,因此這個問題與我息息相關。這個爭論由來已久,我愿做回答,我們首先分析一下瓶裝酒和小作坊原漿酒。市場上的瓶裝酒五花八門,各種品牌各種系列,有真正的糧食酒,也有三精一水勾兌的酒精酒。有高質量的好酒,自然也有非常差的的賴酒,、瓶裝酒主要分低端市場,中端市場和高端市場。低端市場的瓶裝酒,十幾元一瓶的,或者說50元一瓶以下的酒,肯定不可能是純糧酒,
即便是七八十元的瓶裝酒,可能是糧食酒,但是一定不是酒廠最好輪次的酒,必定是伴生的質量差一些的酒,而且不會貯藏也不會精心勾兌。瓶裝酒如果要喝到最好質量的純糧酒,價格肯定要去到300元以上,這還是說品牌白酒,野牌子,山寨酒,那想都別想是好酒,而小作坊的原漿酒肯定也分好壞。有些小作坊釀酒的人根本沒有什么經驗,就是憑著想賺白酒的錢買設備現學現賣,這樣開始釀出的酒自然質量不會特別好,
更有些人為了圖方便直接采用生料釀酒,只注重出酒率,卻忽略了酒的質量。只有有豐富經驗的釀酒師傅按照真正傳統工藝固態法發酵釀造的酒,才是好的原漿酒,其中釀酒的環境,水等等都有很大影響。以我自己酒坊為例,我釀造白酒十多年,用真正的山泉水,選好糧,堅持傳統工藝每一步都扎扎實實,這樣釀造出的純糧酒自然是好酒,況且我們每一滴酒至少都要貯藏一年以上,
3、原漿酒是不是好酒呢?
我們首先應該搞清楚原漿酒的概念:通俗一點說,原漿酒就是發酵好的糧食蒸餾出來的原酒,沒有經過任何勾兌降度的處理,蒸餾出來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那么原漿酒是不是好酒呢?我們要分幾個方面來看待,首先,如果是高度原漿酒,度數在60度以上的酒,本來是不太適合飲用的,因為度數太高。這樣的酒最合適的應用是作為基酒貯藏,
當然這樣的酒本身香味物質或者說營養物質是豐富的,但是其中甲醇含量也是相對偏高的,特別是新酒。所以剛蒸餾出來的酒必須經過貯藏才行,其次如果是低度原漿酒,度數在30到40度左右,這樣的酒也不適合飲用。釀酒的都知道,尾酒里面的雜質含量是比較高的,特別是雜醇油,同樣的要經過貯藏。而50度左右的原漿酒,如果是經過貯藏了的,是適合飲用的酒,
如果工藝,糧食,水源都是一等的,那么這樣的原漿酒就是好酒。我是一個釀酒人,以我們自己酒坊舉例來說,我們取酒有兩種方式,一是分段貯藏,就是上面所說的將高度酒和低度酒分別貯藏在不同的陶缸里,經過一段時間的貯藏去掉一些雜質后,再將高度酒和低度酒混合調制成53度,然后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貯藏祛除雜質后開始售賣。那其實這也可以稱作為原漿酒,因為本身沒有添加任何外物,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直接取酒至一個缸里,直到陶缸里的酒變成53度,停止取酒。這樣也是真正的原漿原液,不需要再調制度數,一直貯藏至可以售賣為止,所以我們說,并不是一味的就說原漿酒就是好酒,關鍵看是不是適合飲用,是不是經過貯藏了的原漿酒,我作為一個純糧酒釀酒人,只是通俗簡單的談一談,不扯專業術語,也不說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