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只是河南最有名氣的幾個品牌,除了這些,河南省還有當地百姓比較愛喝的白酒的,像周口的鹿邑大曲就是周口當地人特別愛喝的一個白酒品牌,還有河南開封的咸平酒、新鄉的獲嘉酒,也都是當地有名的品牌。河南的酒對外省人來說整體不是很出名,而且近年發展不好,不管是高端酒還是低端酒的市場,都被外省的酒占據很大的市場份額,以低端酒為例,大街小巷都是老村長和龍江家園還有北京二鍋頭,基本上看不到河南的本地酒,所以說河南的酒要積極發展,保證品質,釀出優質的白酒,高端酒和低端酒都要加大力氣發展,總之河南的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河南有哪些名酒?最好喝的是哪個牌子的?
第一個問題比較容易回答。過去的傳統豫酒四朵金花,目前張弓已經幾乎看不到了,林河也是難覓蹤跡,寶豐近來受胖東來的委托出了一個懟酒,具體能不能打開市場,只能拭目以待。杜康經過協商,把伊川和汝陽兩個合并后成立了洛陽杜康控股,目前看來還是過的不錯的,新晉的幾個比較著名的品牌,原來的豫酒老大宋河糧液,自從被朱老板控制以后,用江河日下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而且,讓我這個開封人擔心的是原來的開封制藥集團只怕也會受連累,如果真走到那一步,曾經的開封大型企業本來就已經鳳毛麟角,再倒閉一個可就慘了,現在混的比較好的,應該屬澠池縣的仰韶酒。小編知道仰韶酒,還是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末,當時仰韶在豫西就有了一定的名氣,同時期還有南陽社旗縣的賒店,許昌鄢陵的姚花春,哦,還有一個少康酒。
豫北衛輝的百泉等等等等,數量上并不在少數,從目前情況來看,能被全省酒友耳熟能詳的,也只有仰韶和杜康了。至于一些地方性品牌,如商丘的那個馥郁香等等,暫時還無法撼動仰韶和杜康的地位,那么第二個問題就不太好回答了。這里面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公開在媒體上對某個酒品牌說三道四肯定不行,夸幾句可以,詆毀人家說不好喝,搞不好要吃官司的,
我一介平民,萬一進去了沒人送飯,又沒錢賠人家損失,可不是鬧著玩的。第二個因素,每個人的口感追求不一樣,所謂眾口難調就是這樣,你要吃酸,他喜歡辣,我又追求老豫菜的感覺,所以無法一概而論。現在呢,似乎又來到了醬香酒的市場,甭管懂不懂,也不論以前多么排斥,一夜之間許多人都喝起了醬酒。聽賣酒人忽悠說醬酒不能造假,純粹是無稽之談,要不然看看茅臺鎮那么多酒廠,難不成所謂的本地糯高粱畝產量能達到幾十上百噸嗎?而且,再看看賣兩三千一瓶的茅臺和百八十塊錢一箱的其他酒,如果你還相信不能造假的鬼話,我只能用佩服倆字回應了,
2、河南都出過哪些牌子的啤酒?
河南啤酒“地頭蛇”金星如何抵御雪花、青啤、燕京圍剿?斑馬消費楊偉雪花、百威、青啤、燕京、嘉士伯,這五大巨頭在全國攻城略地風卷殘云,唯獨在河南遭遇頑強阻擊,它們的對手就是金星啤酒。但是,號稱“全國第四、河南第一”的金星啤酒,并非不想通過委身巨頭進入第一梯隊,只是因為出身問題,賣身百威而不得,一場“蹊蹺”的轉讓,讓金星啤酒從一家村民所有制企業,變成張鐵山父子控制的家族企業。
出身問題倒是解決了,但市場已風云突變,內憂外患之下,留給金星啤酒的時間還有多少?河南第一啤酒曾賣身百威失敗1985年,貨車司機起家的張鐵山掌舵金星啤酒——這個剛剛創立3年、年產兩三千噸、瀕臨倒閉的小作坊,那個時候,中國啤酒行業正在經歷一輪粗放式的增長。到1988年底,全國有813家啤酒廠,總產能662.77萬千升,僅次于美國和德國排名世界第三,
張鐵山上任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金星啤酒多年來廣為流傳的“倒啤酒事件”:一批價值20萬元的啤酒“有瑕疵”,物資匱乏的年代,賣也無妨,但張鐵山下令全部倒掉。這被視為“有魄力”,外界看來,正是因為在張鐵山的帶領下,當野蠻生長的啤酒行業迎來必然的行業整合時,金星啤酒脫穎而出。那個時候,應該是中國啤酒行業黃金時代的開端,
1993年,青島啤酒(600600.SH)在港股上市,成為內地第一家海外上市的企業,并于同年在A股上市。1994年,百威和華潤創業(華潤啤酒,00291.HK)合資的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成立,開啟全面擴張,1995年,金星啤酒集團成立,宣告“地方霸主”這一地位,同年,嘉士伯借道惠州啤酒,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