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跑過滴滴,也不太了解滴滴的一些機制。跑滴滴被抓,被罰款扣車,滴滴平臺報銷,這個跑滴滴的司機因該都知道吧,滴滴的這種行為確實有點背道而為,也間接的鼓勵不合規車輛和司機的運營,第二類有工作的,平時休息時間跑滴滴的,有部分已經不跑了,但只是部分,也許跑滴滴的這點收入可能還是比較看中吧,所以這部分人群也是在和執法部門打游擊,并且都有自己的微信群,哪里有執法人員,哪里有車輛被抓也第一時間都能知道,執法難度可想而知,但是走多了夜路總會碰到鬼的,好自為之吧。
1、跑滴滴是找個繁華地點等待,還是跑起來運動等單好?
我沒跑過滴滴,也不太了解滴滴的一些機制。但是作為一個經常叫滴滴出行的消費者,在等車的同時也經常計算等車耗時,在經過大量的滴滴出行后,我發現在火車站、汽車站以及商業區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接單速度、到達時間都很短;而在郊區、人流量少的地方,接單速度和到達時間都很漫長。我想這個有趣的現象,也嘗試分析這個現象,分析如下:一、流量為王,
現在說起流量為王,大家伙第一反應都是在網絡這一塊,其實傳統行業很多東西也都講究一個人流量。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餐飲、交通、娛樂等行業都十分發達,相對來說生意做起來也簡單一點,二、人的慣性思維。滴滴司機也是人,也有慣性思維,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生意好做,當然選擇往這樣的地方扎堆。三、成本問題,開著車到處跑,成本壓力自然會增大,而且是動態的,接單的效果并不好。
2、跑滴滴哪個時段單最多?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時段,不過總體來說,早晚高峰,幾乎所有城市單子都很多,還有因人而異,比喻說,你兩證齊全,服務分或者口碑值很高,平臺頃斜派單,早上起早一點,六點開始到九點,這個時間段單子多,中午十一點半到十三點又有點單子,然后下午四點半到七點單子也比較多,然后晚上十一點到凌晨兩點單子也會多起來,而你只有單證或者無證的,一般只有晩上十點后才有單子,其它時間段沒有什么單子,我說的是現在,滴滴平臺政策總是修改,以后會怎么樣,只能你自己實賤掌握規律。
3、滴滴快車到處查車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跑?
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從大得環境開始說起吧,首先,這幾年的就業大環境不是很理想,實體店很大部分都是在苦苦支撐;進工廠的話上班時間是固定的,并且工資水平對于絕大部分沒有一技之長的人來說,工資較低,跟不上物價的漲幅;城市城鎮化,棚戶區改造,郊區發展的征收等導致很多鄉鎮及農村的人員到城市定居,而城市的就業環境跟不上城鎮化的發展,大量的富余勞動力需要就業;房地產中介和金融等這幾年發展比較好的行業就業人員也基本上趨于飽和,并且從事這樣的職業也需要一定的人脈基礎。
剛開始跑滴滴,門檻低,有一臺車子在平臺注冊就可以運營啦,剛開始的司機端補貼政策確實也讓司機能賺到點錢,并且時間的靈活性是任何行業都無法比擬的,加上滴滴的宣傳廣告(體面賺錢,月入過萬),讓很多富余勞動力不管是一開始有車的還是后來貸款買車的,加入了滴滴的平臺;還有就是有固定工作的,想通過滴滴平臺賺點油錢,煙錢,來補貼部分家用的;最后這部分就是目的不純的,跑滴滴并不是為了錢,開著幾十萬的車子跑滴滴快車,車費還不夠油錢和損耗,學雷鋒嗎?我想可能沒這么偉大吧,
。經過一段時間無序的發展,滴滴對社會的正面和負面的問題也都顯現出來了,那就必須加強管理,負面的剔除,正面的保留,這樣才會對老百姓帶來真正的實惠和方便,執法部門的高壓查處,基本上現在目的不純的部分司機已經不跑或者跑的少了,媒體和政府的正面宣傳也讓乘客更加理性,開好車跑滴滴可能目的沒有那么容易達成了吧。,
那現在最主要的就是第一類全職跑滴滴的群體,這部分群體在沒有滴滴之前,也許自己的家庭并不需要養一臺轎車,當看到滴滴的廣告時和剛開始通過補貼也確實有司機賺到錢的情況下,按揭買一輛轎車,就當給自己買分工作,也能方便家庭;但是在政府介入管理之后,車子不達標了,駕照可能還沒三年,又或者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無法考取網約車從業資格證和車輛無法掛靠公司的情況下怎么辦,如果不跑滴滴的話,工作沒了,車子按揭還得還,其他支出也一分少不了,自己也一分錢收入都沒有了,怎么辦,就先跑著吧,說不定被抓之后滴滴還能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