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負責過企業質量體系的建立,組織和負責質量體系年度審核,內審和管理評審,下面從我結合個人經驗談一下如何做好質量體系內部審核員。質量體系內審的意義首先簡單說一下質量體系內審的目的,內審員必須經過培訓且取得內審員資質;內審人員不能是新進人員,需要熟悉公司體系流程運行情況。
1、如何去做一次質量體系內審?
回答這個問題,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解決:質量體系內審的意義首先簡單說一下質量體系內審的目的:對于體系而言:內審的目的是檢查質量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審核發現存在的不符合項并通過糾正預防措施改善。對管理者而言:通過對公司運行活動的審查和評估,反饋公司各方面運行情況,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質量體系內審的流程:審核準備可以從下面三方面進行準備,確定審核人員:內審員必須經過培訓且取得內審員資質;內審人員不能是新進人員,需要熟悉公司體系流程運行情況。
編制和審核實施計劃:計劃要包含審核的目的和范圍;審核的時間;審核人員審核內容的分配;計劃的審核,確定審查表:審查表內容覆蓋要全面,這里要匹配審核范圍,包含審核要點;編寫要專業,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和重點。質量體系內審的流程:審核實施首次會議:審核簽到;此次審核的目的,范圍,時間和人員安排的介紹現場審核:根據實施計劃中內審分組安排,結合審核路線和審查表,對各部門進行審核查證并做好審核記錄,
不合格報告:不合格項必須通過雙方確認,報告中包含對不合格項的描述,對不合格項進行判定(嚴重不符合,輕微不符合)審核組會議:審核小組之間根據審核發現、進度需要組織審核組會議,共同協調審核發現問題,協調組長形成審核報告。末次會議:審核簽到;匯報審核計劃的實施情況;公布不合格報告;提出糾正改善要求,質量體系內審的流程:審核報告報告內容主要有:此次審核的范圍和意義,對此次審核實施過程進行概述,統計此次審核不合格項的分布,不合格項報告。
質量體系內審的流程:審核的跟蹤主要包含下面幾個方面:受審核部門根據不合格報告回復糾正預防措施計劃審核人員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糾正確認對糾正預防措施的有效性進行驗證糾正預防措施完成,審核關閉幾點審核的注意事項內審員的能力和審核技巧很重要,必須經過培訓,否則很難發現真正的問題審核計劃和審查表的編寫需要專業人員編寫,部門間交叉審核同時也要考慮人員的專業能力,審查表編制很考驗能力,要綜合條款、文件、公司關鍵點、審核方法等,如果重點的內容審查表都沒有,那么審核也起不到實際效果;如果為了審核和客戶稽核在編制審核計劃中特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