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這樣一個隧道一通車就在西海岸看房的青島人,尚且對西海岸發展產生了錯誤的預判和估計。按照青島“三灣三城”的大規劃,西海岸、城陽和傳統青島市區構成三足鼎立的局勢,是必然的結果,到底是城陽還是西海岸請隨意,根據個人情況來,但是不要對市內四區再有幻想了,如果為了辦事方便,弄個小公寓足以。
這個問題就比較不好回答了。目前青島西海岸新區分成東西區,占地面積非常廣大,帶來的問題就是各個不同區域發展非常的不均衡,即使在東西區各自片區內,價格相差的也非常大,最貴的像是名嘉匯,唐島金灣,單價的報價都在3萬多,逼近4萬一平的價位上,而便宜的像是維多利亞灣,現在在售的7期,8期的房子還不到1萬,膠南鐵山西客站周邊的綠地,金地等,單價也就7千左右,
2、青島西海岸新區出臺招才新政:八折購買或租賃人才公寓,你怎么看?
八折說實在的,真的不算優惠,了解那邊房價的人就知道了,倆年前的價格得是5折以內,僅僅倆年,經濟水平沒變化,哪怕8折,也不算是優惠。想想現在的大城市挺悲哀的,吸引人用房子,衣食住行是基本生活保障,一個城市只能用個基本生存的東西來吸引人,難道沒有別的拿得出手的東西嗎?高薪工作有沒有?高福利待遇有沒有?低成本高質量教育有沒有?有什么條件能讓年輕人更有動力進行高新研究?都沒有,只是一個房子,一個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都能成為吸引人的東西,這是社會退步的標志,
3、青島西海岸的房價還會上漲嗎?
對于西海岸的房子,我的看法是這樣的:短期(2-3年)受政策影響,上漲概率不大,或者微跌,長期來看,實際上被大大的低估,還應該翻倍甚至2-3倍以上的上漲。真正漲不動、跑不贏通脹的房子,要么在偏遠郊區,要么就在青島市內四區,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客,我都不建議購買青島市內四區(老市南德式建筑群的文藝建筑、嶗山海濱別墅、商鋪這三者除外)的二手老房子,甚至對于老青島,我的忠告是:趁著還有接盤俠,把市里那些老筒子樓,趕緊賣了,最快速度脫手。
然后換到城陽或者西海岸,到底是城陽還是西海岸請隨意,根據個人情況來,但是不要對市內四區再有幻想了,如果為了辦事方便,弄個小公寓足以。為什么?這種觀點是不是太激進了?各位杠鯨是不是已經準備噴水了?不是,從理性角度講,仔細分析以后會發現,這種觀點,一點都不激進。作為青島人,找個周末,逛一次臺東,再逛一次積米崖,然后隔個一年半載,再逛一次臺東,然后同一天再逛一次積米崖,基本上就懂了,
為什么這么說?但凡實地踩過點的,都會得出一個很簡單的結論,那就是:逛積米崖的人,完全不比臺東少??!更重要的是,逛臺東的人和逛積米崖的人,年齡構成明顯不一樣。積米崖的客流明顯要年輕很多,大爺大媽少見,而臺東正好反過來,雖然年輕人也很多,但是人流中中老年人要更多,
作為我個人,同樣常逛的菜市場,團島早市和靈山衛大集,這種年輕化帶來的沖擊更加明顯。團島早市放眼望去,全是大爺大媽老頭老太,而靈山衛大集,不乏大量20-30歲的小伙子,這個結論,是完全超出我認知,也完全沒有想到的。畢竟2014年以前的積米崖還是一片泥灘地,什么都沒有,2015年嘉年華澳樂購開業,2017年新城吾悅廣場開業,人就這么多了,
這后面還眼瞅著永旺夢樂城要開業,澎湃島要修酒吧海鮮一條街而臺東步行街一帶,眾所周知,現在什么樣,往后10年也就是這個樣子了。作為我這樣一個隧道一通車就在西海岸看房的青島人,尚且對西海岸發展產生了錯誤的預判和估計,說實話,2015年的時候,我自己還有著“房子沒人買”、“鬼城”、“把市區房子租出去以租養貸,這邊人少父母養老度假好,房子多一套總比少一套強,哪怕多在西海岸”,“去城市陽臺根本沒人逛的海水浴場還能洗個愜意的海水澡”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