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地要施用的化肥,由于各種原因,用量是不一定相同的。一畝地使用化肥的量要看具體種什么品種的農作物,產量目標是多少,土壤又分貧瘠和肥沃,地力有所不同,土質也與肥料多少有關系,沙質土壤需肥多,泥質土壤需要肥料要少點,土壤理化性狀不同,施肥量多少也不同。
1、一畝地施多少化肥?
一畝地要施用多少化肥?這個問題有些太泛了,太攏共了!一畝地使用化肥的量要看具體種什么品種的農作物,產量目標是多少,土壤又分貧瘠和肥沃,地力有所不同,土質也與肥料多少有關系,沙質土壤需肥多,泥質土壤需要肥料要少點。所以,一畝地要施用的化肥,由于各種原因,用量是不一定相同的,如普通地力的沙質土壤栽種紅薯為例,紅薯產量決定需要肥料的數(shù)量,產量高,自然的肥料要施用得多,產量低,用肥少。
一般產量,基肥使用普通復混肥大約50千克,苗期使用氮肥10~15千克,若是自配復混肥全期一次性施肥,尿素大約25千克(或碳酸氫銨40千克),過磷酸鈣大約20千克,硫酸鉀大約10千克。若是一畝普通地力的小麥,中等產量,全期大約需要普通復混肥50千克、尿素20千克,或者每畝使用碳酸氫銨40千克,過磷酸鈣大約25千克,硫酸鉀大約15千克,
2、化肥用量的多少與產量關系到底大不大?
這個問題要往深講得考量肥料利用率及幾個養(yǎng)分歸還學說,特別是最小養(yǎng)分率及報酬遞減率。正如我們吃飯一樣,需要一定量的食物補充必要的營養(yǎng),也需要包含搭配,才能身體健康,1、產量需要肥料營養(yǎng)來促進首先需要確定的一個概念是,作物產量的提高必須要肥料中的營養(yǎng)來完成。換句話說,沒有肥料營養(yǎng),一定沒有產量,
所以,我們在種植作物的時候,一定要上肥料,這是作物產量的基礎條件。任何打著所謂有機種植不施肥料的作法在當今是不合常理的,2、產量需要合理的營養(yǎng)來保障幾乎所有的農民朋友都清楚,想讓作物高產,必須得有肥料營養(yǎng)來支撐。所以,現(xiàn)在只要是種植,必定要上肥料,這成了一個共識了,可是這里面有個問題,就是讓作物高產,必須得讓肥料中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搭配合理,主要是要按照作物營養(yǎng)需求的不同來調配肥料中的各元素,同時注意各元素的利用率,來做出適合的大、中、微量元素配方。
這是得到穩(wěn)產高產的保障,農民朋友在這方面做得大部分是好的,也就是接受了測土配方理念的朋友都是做得不錯的,也就是說當作物收獲以后,土壤中殘留的營養(yǎng)元素不是很多,就基本上是做到了這一點。3、產量到一定程度就不會隨著肥料的多少來決定了這個問題用俗話來講,就是吃飽了別撐著,當我們在努力提升作物產量的時候,往往會進入一個誤區(qū)。
打個比方玉米1000斤產量時用肥料80斤,當用肥100斤后玉米畝產可達1200斤,當投入120斤肥料,玉米產量也許可達1500斤,但是,當達到玉米極限產量的時候,即使再上更多的肥料,都不會增產多少,或許還會減少產量,掌握不好這個規(guī)律,即肥料遞減率的農民朋友比較多,總是認為肥料施得越多,產量會越高。總是會擔心肥料上少了,產量減小,往往會事得其反,
同時會使營養(yǎng)元素被固定在土壤之中,形成土壤板結現(xiàn)象,其結果非常可怕,不僅影響根系深扎,還影響土壤的保水功能,眾多因素下,會使昨產量不增反減。這需要農民朋友多加注意,所以,這里強調并不是肥料上多少與產量的關系問題,而是糧食畝產需要多少肥料的問題,而肥料中的營養(yǎng)配置更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作物的產量,作物與土壤的有效結合也是肥料上多少的關鍵。
3、種植水稻,一畝地多少化肥?
種植水稻一畝需要多少肥?不同的水稻需肥量不一樣,如果種早稻生育期在80天90天左右,每畝施20斤復合肥10斤尿素就行了,早稻生育期短,畝產600斤700左右,肥料,不可重施,因為早稻生育期短,沒有增產潛力,需肥量不大。如果種二季晚稻雜交稻,畝產千斤左右,生育期在120天左右,6月20日播種7月20日栽插,每畝用肥量,三元素復合肥15公斤氯化鉀10斤作基肥,追肥尿素20斤就能達到千斤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