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個人的角度,我認為開封話最能代表河南話。拋開語言分類而言,河南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話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話,并且最好聽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鄉話,感謝邀請,我是地道的河南人,要說河南說話忌諱什么,我想我只能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畢竟忌諱的都不會說。
1、45歲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海霞回鄭州老家過年,說河南話扭秧歌平易近人,你怎么看?
對海霞的印象一直不錯,主播臺上端莊大氣,待人處事平易和藹,這次回老家的表現就是海霞一貫的姿態。海霞是河南鄭州人,2007年起主持《新聞聯播》被觀眾熟知,還主持過《早間新聞》《晚間新聞》《現在播報》等節目。海霞的主持風格沉穩且不失激情,音色十分動聽,相比央視其他主持人,海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語速快,據說一分鐘最多能讀360個字,而且播報得清清楚楚,干干凈凈。
近日,有網友曬出一段海霞回鄭州老家錄節目的視頻,畫面中,海霞一身喜氣紅,和鄉親們打成一片,不僅親切聊天,還扎在人堆里大跳廣場舞,并用河南話問鄉親們:“我們再排一遍,中不中啊?”要說公眾人物在鏡頭前擺擺造型,打造一個積極正面的人設,也不是啥新鮮事。但骨子里還是得有,否則裝也裝不像,何況還有連裝都不愿意裝的呢。
2、河南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
拋開語言分類而言,河南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話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話,并且最好聽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鄉話,站在個人的角度,我認為開封話最能代表河南話。我老家平頂山,說著魯山東邊的方言,但在大學期間認識了很多開封的同學,感覺他們的方言比較有意思,特別是開封方言無論是信陽、焦作、濟源、安陽的都能聽懂,
開封給我的感覺就是說話輕飄飄的,音調比較好聽,似有若無。那時候經常聽室友講開封話,像“沒力兒、不孬、沒啥事兒”等等代表著濃濃的開封音,我們有時也開玩笑講,北宋時候皇上上朝會不會也說開封話,比如“今有啥事兒,這咋弄的啊”等等。總之,至于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這個不會有統一的標準,方言本身就是最接近風土人情的文化,也多如星點,
3、焦作各縣方言是如何形成的?為什么跟河南話差那么多呢?
焦作各縣的方言是在中原官話的基礎上,與山西方言相互影響而來的。明朝初年,焦作地區也幾乎變成無人區,朱元璋接受戶部郎中劉九皋的建議,就近將山西居民遷到這里墾殖,恢復農業生產,洪武年間,三次將山西平陽府的民眾遷居到此,并以河內為中心,設置懷慶府,下轄濟源、孟縣、溫縣、修武、武陟、河內、原武、陽武。原武、陽武后來于民國合并成原陽縣,
4、河南說話忌諱什么?
感謝邀請,我是地道的河南人,要說河南說話忌諱什么,我想我只能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畢竟忌諱的都不會說。首先就是罵人一類的話,相信不僅是河南,全人類都不喜歡聽罵人的話,這也是在河南說話最大的忌諱,但是我在生活中也見過很多熟悉的人相互之間互罵,有罵著開玩笑的,但是也有罵著罵著就成真了,互撕起來。所以不管熟不熟悉還是不要罵人為好,
再者是當聽到不好的消息時,不要拿自己的親人舉例,比如說誰誰生大病了,只能說這事擱誰身上都不好受,但是不能特指,尤其是自己的親戚朋友。最后就是我自己的經歷,在過年的時候家里煮肉,我上去問了問什么時候熟,就被說了一頓,還有在周口的時候有一次去業主家提前聯系,我就問家里有沒有人,早晚有人我們再去,但是業主顯然很不高興,臨走的時候告訴我不能問家里有沒有人,應該問有人在家沒有,我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