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不代表武漢就做的很好,比起真正一線城市,武漢還有差距,這不是武漢所想要的,歷史上的武漢一直很強,民國時期是和上海爭雄的大城市,武漢要的不是什么二線城市,甚至不是所謂的“新一線”城市,而是正經(jīng)的成為一線城市。形成了武漢特有的圍湖造房的布局。
1、如何看待武漢的城市建設(shè)?
武漢現(xiàn)在是還舊賬。實際上武漢遠不止今天這樣,實際上武漢城市建設(shè)一度落后的原因,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常年為上交財政比例過高的緣故,實際上早在八十年代,一般各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留成比例為30%到50%,但是武漢,你們猜猜多少?16%-17%,也就是說,絕大部分武漢地方財政收入都被中央拿走了。注意,這個分成比例是相對的,也是絕對的,80年代,武漢對中央財政貢獻僅次于上海,但是上海總量比武漢大太多了,也就是說武漢上繳比例上是遠高于上海的,
這也造成了八九十年代武漢為什么城市建設(shè)一度落后的原因----沒錢。當然,全國一盤棋,八九十年代為了盤活沿海城市,內(nèi)地城市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其實今天武漢依然上繳不少,只不過今天不需要再如此了,武漢預留的多了一些了,2000年以后,武漢城市建設(shè)開始加速,于是地鐵什么的越來越多,尤其是2號線通車后,基本上保持每年就能通一條地鐵的地步,發(fā)展速度可謂神速,
武漢是中國少見的沒有短板的城市,論交通,處于南北中心,交通發(fā)達,論資源,北京貴為首都,但是缺水,武漢不缺水,論人才論產(chǎn)業(yè),武漢大學生數(shù)量不是第一就是第二,2所985,7所211,國家存儲器就在武漢,武漢是中國的芯片重鎮(zhèn)。、但是這不代表武漢就做的很好,比起真正一線城市,武漢還有差距,這不是武漢所想要的,歷史上的武漢一直很強,民國時期是和上海爭雄的大城市,武漢要的不是什么二線城市,甚至不是所謂的“新一線”城市,而是正經(jīng)的成為一線城市,
2、武漢是一座什么樣的城市?
從江蘇考大學到了武漢,生活了超過17年,已經(jīng)成了第二故鄉(xiāng)。從開始不喜歡這里的人不喜歡這個城市,轉(zhuǎn)變到熱愛這個城市和這里的人,因為對她真正多了了解,每個地方和城市好人壞人都差不多,希望所有人都盡量不要帶主觀偏見去看待問題,這里的人雖然第一感官粗俗暴躁,但是熱情不虛偽,直爽而不做作。生活在大武漢,沒有北上廣深的那么快的生活節(jié)奏和那么高的生活壓力,但同時也有著一個大城市該有的繁華,越了解她你會越愛她!希望少點地域黑,無論黑哪里,自尊自愛和諧,少點戾氣多點包容就這樣,
3、武漢城市的發(fā)展規(guī)劃布局與歷史演變是怎樣的?
武漢歷史上是云夢澤,現(xiàn)在仍然是百湖之城,大大小小的湖泊不計其數(shù)。形成了武漢特有的圍湖造房的布局,長江天然屏障,造就了漢口,漢陽武昌不同的文化底蘊。漢口的碼頭文化,造就其長期經(jīng)濟貿(mào)易中心位置,商業(yè)發(fā)達近代獨領(lǐng)風騷,武昌擁有眾多的高等院校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利條件,潛力更大。受長江的天然分割,三地往來不算暢通,過江大橋,隧道越來越多,但城市建設(shè)慢于交通的快速打通,有白沙洲這樣的臟亂差之地,也有光谷廣場宇宙中心的稱謂,漢陽四新地塊也如火如荼,
武漢的城市布局圍湖而建,亮點多多,但是湖太多,眾多湖泊造成修路架橋成本高,人口居住不密集,局部毛細血管太少,斷頭路過多,快速路太少,造成了一面高樓大廈,一面黃土飛揚的景象。不過,武漢的軌道交通建設(shè)速度和通車里程全國排名前五,將逐步緩解(大城市病),將乘客快速送達全城各個角落,期待武漢城市建設(shè)更加精致化,更美。
4、湖北的省會一直都是武漢嗎?你認為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安徽、河北以及河南都是曾經(jīng)更換過省會的省份,省會的變遷,一方面是新省會交通地位的上升帶來的影響,一方面也是政策的變化帶來的影響。河北原來的省會是保定,從1669年開始,保定一直是清代直隸總督的駐地,也就是省會所在地,民國時期,雖然軍閥混戰(zhàn),但是保定依舊是河北省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新中國建立后,河北省的省會幾度變遷,先是保定,后又遷到天津,隨后又遷回保定,最后于1968年,正式遷往石家莊,保定結(jié)束了近300年的省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