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的過年的時候也被稱為河南最堵的城市,所以是玩不盡、游不完。最后是開封各景區(qū)的表演,過年期間有年文化節(jié),主要宣傳的是北宋時期的中華文化,還有皇上上朝、金兵進攻北宋、騎馬打仗的情景,非常有趣,小時候白吉餅都是完全碳火燒出來的,傳統(tǒng)的西安肉夾饃火燒也都是用的這種白吉餅。
1、開封的白吉饃和西安的肉夾饃有什么區(qū)別?哪個更好吃?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以前不知道開封有白吉饃,這是第一次聽說,白吉鎮(zhèn)是陜西的,白吉饃也應該是陜西傳過去的吧?白吉餅卻對我有很深的影響,小時候每天早上都要買白吉餅夾鍋巴,鍋巴不是那種整塊的,是很小的碎渣。鍋巴渣既咸辣味比較重,又咬在嘴里比較酥脆,白吉餅也是內瓤熱乎,外皮酥脆簡直好吃極了!一個鍋巴夾饃就是早餐了,饃3毛,夾鍋巴一共5毛。
同學家開的,所以每天早上都吃,小時候白吉餅都是完全碳火燒出來的,傳統(tǒng)的西安肉夾饃火燒也都是用的這種白吉餅。早些年電烤的白吉餅做的人也多,但是基本都是當主食吃,不會用來做肉夾饃,電烤餅效率更高,早些年做的也賺了不少錢,對于吃比較講究的人,肉夾饃絕對只吃火燒出來的,而且肉夾饃確實還是火燒比較好吃。不過現(xiàn)在因為環(huán)保理念,西安室內不讓燒炭和各種柴火,
我是西安人對開封的白吉饃不了解,街上也有好多河南買火燒的,上面撒芝麻的那種也非常好吃,或許白吉饃一開始也是火燒的一種,各自都有各自地方的飲食文化。不管西安的肉夾饃,還是開封的白吉饃,還有河南比較出名的驢肉火燒,都有當?shù)靥厣捕挤浅:贸裕撁麣猓斎贿€是西安肉夾饃大,吃起來更美味,更像是正餐,文化氣息更濃厚!歡迎大家留言發(fā)表意見,互相學習,互關必回,謝謝!。
2、在河南,哪里的水煎包、肉夾饃做得最地道?
靈寶肉夾饃臥爐燒餅工具,燒餅鏊,大臥爐,小案板、小搟杖、原料:面粉10斤、溫水5斤、堿面10克、大油、菜籽油各100克,制作過程:溫水5斤化開10克堿面后,倒入10斤面粉中,攪成面團。面團在案板上揉3次,抹上菜籽油,蓋上塑料膜,餳半小時,取面團3斤,用小搟杖搟成長約三尺,寬約二十公分的面片,三分之二面片抹上大油并把它卷成卷。
用菜籽油將剩余部分抹勻,并用手抻長它,使其緊貼案板,取銅錢在其上順長劃道道,越長越細最好。(可分二三次劃完),手沾油把劃的道道繞撓一撓,隨后用它裹住面卷,一手握住面卷,一手緊跟,兩只手反方向揪成餅坯。一個餅坯重100克,一卷面可以揪十多個,取一個餅坯,用手掌壓扁它。翻過它,用搟杖成直徑十公分的餅坯備用,
鏊放爐上,待燒熱,抹上油,把餅坯放其中,約三、五分鐘,待餅坯顏色焦黃,把它翻過來烙正面(劃道道明顯一面),兩面顏色一致,把它放在臥爐內烤制。烤制技術很關鍵,先開大火,使餅坯快速鼓脹,三分鐘后,翻過來烤正面。火小一些,烤制時間長一些,約五、六分鐘即成,成品餅,外觀焦黃,口感酥香,常吃臥爐燒餅能健胃,因它較干硬,在口腔咀嚼時間較長,需要唾液對它進行徹底加工唾液連同食物進入胃中,可繼續(xù)起作用,增加了食物的吸收利用率,大大減輕胃的負擔,進而保護胃。
另外,常吃油炸食品對人身體造成的損傷顯而易見,我們需要改變這一飲食陋習,臥爐燒餅是很好的替換食品。臥爐燒餅常配合靈寶羊肉湯做午餐,它和涼菜、炒菜相配做正餐,它還可以配合各種地方小吃,可以說,臥爐燒餅是促使腸胃健康的好食品。鹵肉原料:豬頭、豬腳、白糖3斤、鹽3斤、香料包(八角、花椒、胡椒、香葉、小茴香各50克、高良姜、陳皮、砂仁、草果、肉桂各25克)干辣椒角100克,
制作過程:松香鍋燒熱,把豬頭、豬腳毛拔光。后用刀斧把豬頭劈開,泡在涼水中淘洗,白糖3斤在炒鍋化開,熬制糖色,糖色熬成后倒入鹵鍋內,鹵水選用別店的老鹵湯加自制骨湯(一般為1:3比例)按十斤鹵水一斤鹽,放入香料包,辣椒角等。燒開后,放入豬肉塊,改小火煮一小時以上,成品鹵肉顏色紅亮,口感咸香,準備好這些工作,就可以制作肉夾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