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的經濟結構主要以工業制造為主(惠州有兩個國家級經開區),也就意味著絕大部分人集中在工廠上班。%左右是自己在深圳上班,在惠州買房,然后租給別人,收點房租,等過幾年看看自己能不能住過來,總體來看,惠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只能說一般,上面是從幾個大的方面概括了一下惠州的現狀。
惠州,廣東南海之濱的一座并不發達的二線城市,全市人口不足500萬,城區人口更是不足300萬。轄4區3縣,土地面積將近1.1萬平方千米,等于廣州 深圳 東莞面積之和,以我在惠州多年所了解的實際情況和你說說吧。惠州的經濟就經濟發展水平而言,在省內排名第五,看上去排名靠前,從人均收入來看則和前四差距很大,惠州雖然屬于珠三角區域,但因地廣人稀、地形復雜多山,面臨許多發展難題與瓶頸,由此導致區域內發展極為不平衡。
從現狀來看,經濟發展較好的片區為市中心惠城區、以及市南部臨深片區,發展緩慢的片區則是山區縣,如境內多山的惠東縣、博羅縣和龍門縣,其中龍門縣還是省定扶貧縣。以廣東省的整體實力尚且不能將粵東、粵西和山區市發展好,更遑論經濟本就一般的惠州去發展山區縣了,社會發展現狀惠州城市規模不大、人口不多,在城市建設、交通發展方面還是處于一般水平。
城內無地鐵,原本和深圳地鐵在建的14號線打通,現在也因人口數量不足被叫停,高鐵站遠離市區50公里以上,機場是軍民兩民機場。市政建設更是出了名的慢,一條路修個十年八年是常事,市區面積也不大,半城山色半城湖,很好的詮釋了惠州的城市概況,說明一個湖就占了半個城。當地的收入水平廣東將全省最低工資標準分為四類地區,其中惠州為第三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僅為1550元,
如果一個無學歷且無一技之長的人過來這邊工作,工作還是比較容易找著,但收入就有點偏低了。以一天11小時每周單休來計,一月下來也就3500元左右,全市的經濟結構主要以工業制造為主(惠州有兩個國家級經開區),也就意味著絕大部分人集中在工廠上班。而工廠則是出名的待遇低,勞動強度大,從側面也反映出惠州整體的人均收入和旁邊的廣深莞相差懸殊,
惠州究竟怎么樣?上面是從幾個大的方面概括了一下惠州的現狀。總體來看,惠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只能說一般,然而生活舒適性還是蠻高的,空氣清新,節奏慢。境內有知名濱海旅游區,有山林溫泉度假區,市中心坐擁5A景區西湖和18公里綠道紅花湖。如果能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濱海旅游服務體驗就更好不過了,有一份不錯的收入,房價相對不高,生活在這里還是非常不錯的。
2、有多少人在一線城市上班,在環一線周邊買房,例如深圳上班,惠州買房?
我是去年六月收房,在大亞灣住了半年,因為退休沒事做,幾個月每天地走十幾公里,順著龍海一二三路走到深圳坪山的坪山大道、坑梓大道、蘭竹東路等等,再加上老家親戚、朋友讓我陪他們買房,跑了很多樓盤,對大亞灣的情況比較熟,一些中介對一些樓盤可能還沒有我清楚,購買大亞灣房子的人確實以深圳人為主,最近幾年,有的年份達到80%,有的年份達到60%。
我沒事經常數大亞灣各小區樓下深圳車與惠州車的數量,這兩個地方的車大致是1:1左右,有時深圳車多點,有時惠州車多一點;我也經常與幾個小區的人交談,看看這些住戶到底是哪里人?經過了解,有70%左右是孩子在深圳,父母是外地人在惠州買房養老(有的老人跟孩子同住),15%左右是自己在深圳上班,在惠州買房,然后租給別人,收點房租,等過幾年看看自己能不能住過來。
5%是自己住,每天自己開車或跟高鐵或乘網約大巴車(單趟18元或20元)到深圳上班,我們小區三個保安,有兩個人兒子或女兒或媳婦每天到深圳上班,還有10%是當地人買房自住。在大亞灣,從龍海二路坪山河大橋到中興北路與中興五路交叉口的10公里的路段里(龍海二路與中興北路是同一條路),分布著不少有名的房地產開發商開發的小區:卓越集團開發的:卓越東部蔚藍海岸,只有靠近坪山河大橋的幾棟樓正等著開盤,其他已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