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西邊到西四環前景如何呢。感謝邀請,鄭州西邊的發展是非常可觀的,除鄭東新區外,西區也會首先承接鄭州的優勢資源,四、城建(鄭州勝)西安和鄭州都是擁有一千萬人口的大型城市轄區,我之所以說鄭州勝出,是鄭州擁有一項更接地氣的民生產業比較發達,再看鄭州西區的規劃我認為鄭州西區目前可以大致分為三個片區,北面高新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較早,也是鄭州的科技園區;中部是正在建設常西湖新區,以四個文化中心為核心;南部是鄭州提出的二七運河新區。
1、鄭州西邊的發展前景如何?
感謝邀請,鄭州西邊的發展是非常可觀的,除鄭東新區外,西區也會首先承接鄭州的優勢資源。先看鄭州的總體規劃在2018年鄭州啟動了到2035年城市規劃,準確的來講,是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其中就有“一心兩翼”,加快新鄭、中牟、滎陽撤縣改區的規劃,所謂兩翼其中的一翼便是將鄭州西區常西湖一帶建設成為中央文化區,對滎陽的撤縣改區也說明了鄭州在變大的同時并不是一味的發展東區,而是側重東區,向四面擴展,而鄭州西區距離鄭州南北中心軸也是近在咫尺。
再看鄭州西區的規劃我認為鄭州西區目前可以大致分為三個片區,北面高新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較早,也是鄭州的科技園區;中部是正在建設常西湖新區,以四個文化中心為核心;南部是鄭州提出的二七運河新區,從這三個區域的位置來看,幾乎已經全部涵蓋滎陽和鄭州西部之間的空白區域,由此可見,鄭州想要將滎陽撤縣改區,先期的準備已經是非常有格局。
總之,鄭州在不斷變大的同時,鄭州西區不會擱置不顧,省政府在鄭東新區,市政府在西區,也能看出在鄭州的角度西區的發展是多么迫切,所以也許到2035年后,鄭州主城區與滎陽也會真正連接,而起著填充作用的便是如今正在建設的西四環附近。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2、西安和鄭州相比,誰的發展前景好?
做為一個長期在西安出差的鄭州人,我不偏袒任何一方。我從以下和經濟息息相關的幾個方面著手分析:一、旅游(西安勝)西安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文化旅游城市,遍地是名勝,處處有典故,什么兵馬俑,華清池,古城墻,這個將軍的練兵場,那個丞相的故居,就連每天行走在西安的街道上,那也是踩著一座接一座的古墓,一不小心,就踩到皇陵上了,城區的建筑也都充滿了漢唐元素,很端莊素雅。
西安也花巨資修建了很多旅游打卡地,比如大唐不夜城,芙蓉園等等,說實話,確實美,也難怪那些外國人來中國看的最多的三個城市之一就是西安(其他兩個是北京和上海),在旅游資源方面,西安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再看鄭州,雖然也有商朝古都遺址,有名揚華夏的少林寺(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不算高),不過,大部分來鄭州旅行的人,看得最多的卻是二七紀念塔。
和西安相比,旅游資源確實匱乏,所以,旅游資源上,西安完勝鄭州。二、教育(西安勝)西安有63所大學,本科院校41所,其中還有2所985,5個211,鄭州有56所大學(有資料說58,對本文影響不大),但本科院校只有25所,211大學也只有鄭大。所以,西安在教育方面,具有壓倒性優勢,大學的數量多,提供的人才響應不會少,而一流的大學多出很多,那么西安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就不言而喻了。
這一回合,西安勝,三、科技(西安勝)西安具有得天獨厚的高科技產業,比如航天,航空,軍工,新能源等等,而各種研究機構也層出不窮。這些產業給西安帶來了一定的附加產值,更促進了教育產業的發展,鄭州在這方面并不突出。一是因為鄭州是一個新興城市,建立省會的時間較晚;再者就是,鄭州所在的區位是平原地區,不適合建國初期國家對于高科技企業的安全布局,
所以,鄭州的科研水平弱于西安。四、城建(鄭州勝)西安和鄭州都是擁有一千萬人口的大型城市轄區,不同的是,西安受地形限制,相對比較集中,城區向外拓展的潛力取決于關中平原留給西安的土地面積,西安的城區很繁榮,但出了城區,就進入了非常明顯的郊區,下轄的縣區發展得也不算太好,這是西安的局限。而處于東部平原地區鄭州市區,其實也好不到哪去,國家給河南下達的一億畝耕地紅線的限令,決定了鄭州在搞好承建的同時,向往的擴張是由一條無形邊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