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河內郡,初建于公元前201年,漢高祖登基的第二年,具體位置大概是現在的豫北地區,太行山東南,黃河以北地區。根據中國的地理版圖所觀察,陜西省關中地區最接近中國的地理中心,秦嶺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中國的大地原點在陜西涇陽縣,陜西蒲城縣是北京時間的發出地,北京時間的本質應該是蒲城時間或者陜西時間,所以理論上關中平原才是真正的中華中原,而河南省應該稱為豫東平原。
1、今天的中原地區是指哪里?
中原一詞出自于詩經吉日,指的是天子所在居所,也就是今陜西省中部地區,是文獻上中原的最早出處。諸葛亮出師表,北伐中原此成先王之資也,這里的中原指劉邦所在的關中地區,以關中為根據地,統一中國的意思。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這里的中原指的是整個北中國,從陜西到山東這一塊,目的就是想恢復中國領土,并非指河南省安徽省,難道陸游相當賣國賊?不恢復陜西?元史成吉思汗本紀,金出使蒙古,成吉思汗嘲笑金史,說中原人膽小如鼠,此處的中原指金國所轄地域,并非獨指河南省,
明史記載關中,中原龍首也,中原的龍首在關中,中原仍指北部中國。清史跟明史相同蔣馮閻桂的中原大戰,其地域范圍從陜西一直到北京,主戰場也不在河南省,所以這里的中原也不是河南,不知道何時,中國進行地理分解,陜西華為西北,河南華為華中,因此就有一些磚家說河南是中原。根據中國的地理版圖所觀察,陜西省關中地區最接近中國的地理中心,秦嶺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中國的大地原點在陜西涇陽縣,陜西蒲城縣是北京時間的發出地,北京時間的本質應該是蒲城時間或者陜西時間,所以理論上關中平原才是真正的中華中原,而河南省應該稱為豫東平原,
所以應該正本清源,將洛陽華為黃土高坡,鄭州、開封華為豫東平原,關中正式命名為中華中原。另外中國的秦嶺古稱昆侖山,誕生了好多神仙,比如昊天上帝王母娘娘南山壽星驪山圣母女媧娘娘嫦娥搗藥后羿尋妻等一系列神話故事,這里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之本,所以,關中平原地理中國最早中原中華之源窯洞之居最早中國昆侖弱水最早中囯詩經所載最早中國何尊銘記最早中國河南中原出處何在正本清源當仁不讓中國中原義在陜西,
2、漢朝的河內在哪里?為什么很出名?
漢朝的河內郡,初建于公元前201年,漢高祖登基的第二年,具體位置大概是現在的豫北地區,太行山東南,黃河以北地區。河內郡下轄十六個縣:汲縣(現河南衛輝市)、共縣、林慮縣(現河南林縣)、獲嘉縣(現河南新鄉獲嘉縣)、修武縣、野王縣、州縣、懷縣(郡治)、平皋縣、河陽縣、沁水縣、軹縣、山陽縣、溫縣、朝歌縣、武德縣,
為什么河內在漢朝非常有名?河內地區古代是殷商國都(河南安陽)所在地,在這個地方商朝立國數百年。到了西漢時期,政府在河內郡搞了很多的防洪工程,主要這個地方經常鬧水災,防洪是為了保護耕地,漢武帝時期,河內郡到長安的驛站馬匹都是由河內郡私人馬提供,每個驛站50匹,可以想見當時河內地區有飼養大量的牲畜。不斷推進的防洪工程,使得河內郡的人口、糧食、牲畜數量逐步增加,
(漢光武帝劇照)到西漢末年時,河內郡已經是漢王朝的糧食主產區和重要的經濟中心了。漢光武帝劉秀在征討四方時,就是以河內郡為自己的后勤總基地,兵源、糧食、牲畜以及其他產品都由這里提供,當時劉秀安排管理河內郡的人員時,鄧禹講了河內郡的重要地位并推薦了管理人(《后漢書》記載):昔高祖任蕭何于關中,無復西顧之憂,所以得專精山東,終成大業。
今河內帶河為固,戶口殷實,北通上黨,南迫洛陽,寇恂文武備足,有牧人御眾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當年漢高祖用蕭何鎮守關中,沒有了后顧之憂,才爭得天下,現在河內郡人口眾多,北面連接上黨地區,南面臨近洛陽,寇恂(云臺二十八將第五位)足以勝任此職務,寇恂果然不負眾望,源源不斷提供后勤援助,幫助劉秀奪得天下,(寇恂像)《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唐人(古代唐國)都河東,殷人(商朝)都河內,周人(周朝)都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