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實驗中測出從學習到遺忘的時間,就可以根據遺忘的速度來確定學習程度,對人腦對新事物的遺忘過程進行循序漸進、直觀的描述,可以幫助人們從曲線中掌握遺忘規(guī)律,并利用它來提高自我記憶能力,這個曲線對人類記憶認知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遺忘曲線德國心理學家發(fā)現艾賓浩斯描述了人腦遺忘新事物的規(guī)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在1885年提出的。
只要在實驗中測出從學習到遺忘的時間,就可以根據遺忘的速度來確定學習程度。實驗結果表明,學習水平越低,遺忘速度越快,實驗水平接近10%,遺忘速度越慢,學習水平越高,遺忘速度越慢。當學習水平達到50%時,遺忘的速度達到一個峰值,然后逐漸變慢。因此,當學習水平達到50%時,應復習一次,當學習水平達到80%時,應復習兩次,當學習水平達到90%時,應復習三次。學習水平達到10%后,幾乎不再遺忘。這個時候,學生的學習成績無論如何也提高不了。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在1885年提出的。遺忘曲線德國心理學家發(fā)現艾賓浩斯描述了人腦遺忘新事物的規(guī)律。對人腦對新事物的遺忘過程進行循序漸進、直觀的描述,可以幫助人們從曲線中掌握遺忘規(guī)律,并利用它來提高自我記憶能力。這個曲線對人類記憶認知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信息處理中,記憶是對輸入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從信息加工的角度來看,英語的第一次學習和背誦只是一個對輸入進行編碼的過程。人類記憶的能力在生理學上是驚人的。它可以存儲10的15次方位(二進制數的位,信息的計量單位,音譯自英文bit)。對于最小單位的信息),理論上可以記住全世界圖書館的所有圖書信息。這是因為有些人只關注記憶的即時效應,而忽略了記憶中更大的問題——記憶的牢固性,這就涉及到心理學上常說的記憶遺忘規(guī)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