丶河南的發展總的來看是均衡發展,以GDP數字上來看,除鄭州、洛陽外,省轄市除小點的以外,大多在3000億左右。每個省如果沒有1一2個較大的城市是不行的,河南發展鄭州和洛陽是完全正確的,有了一個特大城市(鄭州)和一個二型大城市(洛陽)將對河南的經濟發展起著引領、示范、幅射和支撐作用,能夠促進全省經濟較快速的發展。
1、河南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感謝邀請,河南未來發展前景一片光明,發展方向就是要提高經濟總量,增加人們收入,減少人口外流。河南未來發展有很多困境河南現在雖然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五,但人均經濟只排在第17位,人均收入還不高,以致于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流失,在外省經常可以看到河南籍的打工族和做小生意的,在家掙不到錢也是很多河南人面臨的困境。
河南不靠海、不臨江,這幾年在周口、漯河、商丘、信陽等地雖修建了航運,但船舶吃水淺、載重量小,與火車貨運相比幾乎也沒有什么優勢,因此可以說河南先天沒有一個通往進行國際貿易的大門,只能后天去造就一個窗口。河南未來發展也有很多機遇河南是人口大省,整體消費水平還不算高,因此一些制造業企業也愿意將工廠建在河南,節省勞動成本,
如今省會鄭州經濟總量已經排在全國城市第16位,也是給了河南人一個不出去太遠就能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鄭州對省內人口的吸引,要比人口流失要外省強的多,這就是為什么鄭州要飛速發展的其中一個原因。再者河南人經過幾十年陸陸續續的外出漂泊,見識更為廣泛,這些年能夠返鄉創業的也不在少數,而他們也是河南一個新的希望,
培植勇于經商思想也是河南未來要努力的發展。河南未來發展方向呈多樣化簡單的說,在整體布局上,河南還是要以建設中原城市群為已任,而發展城市群不是簡單的修路、規劃,而是城市產業的發展,在思想上,河南未來也要引導人們改變一些落后思想,培養用于探索和經商的思維。在教育上,河南要重點建設一批知名高校,如今不僅能讓本省學子有學可上,也能吸引外來人才,
在政策上,河南未來還要構建一個寬松方便的貿易環境、居住環境,尤其不能讓做生意的避而遠之。總之,河南在未來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提高,比如農業上農產品銷售問題、機械化種植問題、灌溉問題;工業上的污染問題、吸引外來企業問題、金融扶持問題;服務業上的規范管理問題、工資水平問題、納稅問題等等,身為河南人,最后也希望河南在未來能夠發展的更好。
2、經濟發展最均衡的是哪個省?
舍江蘇其誰!除開京滬兩大直轄市不說,我國所有省份里:經濟“強”到極致的,是擁有廣深兩大一線城市的廣東;經濟“富”到極致的,是被國家定為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浙江;而經濟“均衡”到極致的,毫無疑問就是江蘇,更重要的是,江蘇均衡的并不僅僅是以GDP為代表的經濟,省內各市在產業、教育、高鐵以及機場等方面,幾乎都有屬于自己的亮點。
一,經濟上,江蘇無弱市,與很多中西部省份要么龍頭城市一枝獨秀、其他地方天下烏鴉一般黑,要么龍頭城市跟其他地方烏鴉不笑豬黑的均衡落后不同,江蘇經濟上的均衡,是發達的均衡。1.GDP:最低的宿遷能排到廣東省內第8,大部分人比較容易理解江蘇經濟的強大,畢竟江蘇是我國第二經濟強省,也是僅有的兩個GDP總量超過10萬億的省份,在很多指標上,江蘇與廣東都是無可置疑的Top2;但江蘇經濟的均衡卻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那我們就拿廣東與江蘇這對CP來做個對比吧:比龍頭城市,也許江蘇的蘇州和南京比不過廣東的廣州和深圳,但比均衡的話,江蘇真的還沒怕過誰,2020年,江蘇GDP最低的城市是宿遷,3262.37億;然而如果放到廣東,宿遷卻是妥妥的前十水平,GDP居然超過廣東省內非珠地區所有城市,也能力壓珠三角的中山和江門,排到全省第八。
而江蘇省內排名第九的泰州,放到廣東卻能排進前五,僅次于珠三角的四大經濟強市廣深佛莞,與第一經濟強省廣東比尚且如此,與其他省份比較,江蘇的表現會更加亮眼。可以說,如果省內發展不均衡,江蘇肯定做不到這一點,2.人均GDP:13個地市有12個躋身全國百強,總量的強大很重要,人均指標也不可忽略,江蘇各地市的人均GDP,也許放在省內比較有一定的差距,但放在全國范圍的話,幾乎都能排到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