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孔子的四大弟子分別是誰,,孔子的四大弟子分別是:大弟子顏回、二弟子子路、三弟子子貢、四弟子曾參,,孔子的四大弟子分別是:大弟子顏回、二弟子子路、三弟子子貢、四弟子曾參。
1、孔子的四大弟子分別是誰?孔子的四大弟子分別是:大弟子顏回、二弟子子路、三弟子子貢、四弟子曾參。孔門十哲指的是孔子門下的十位學生(顏子、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稱,受儒教祭祀,《論語.先進》載,子曰: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圣先師”。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