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具體數據來看,成都和武漢非常接近,西安和合肥非常接近,重慶是幾乎和長沙 鄭州齊平。武漢和合肥可比性不大,引入中部地區的長沙,鄭州,南昌做橫向對比,②合肥和常州都是長三角城市群成員,但是合肥與南京、杭州并列為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由此可見在戰略布局時,合肥占據優勢。
1、合肥和武漢哪個強?
武漢和合肥可比性不大,引入中部地區的長沙,鄭州,南昌做橫向對比。將從GDP,收入,城市規模,房價等去對比,1.中部五省省會GDP合肥的GDP在2015年僅超越了南昌,位居第四,但低武漢近50%。但合肥GDP增速有一定優勢,合肥9年GDP增幅427%,武漢9年增幅324%,長沙9年增幅293%,南昌9年增幅238%,鄭州9年增幅272%。
2.城市居民收入合肥的城市居民收入在近幾年超過了鄭州,居第三,但仍落后于長沙和武漢,但增速不但低于長沙,武漢,也低于南昌,3.城市規模城市規模由城市人口和建成區面積組成,武漢在人口和面積上都有巨大的優勢,城市建成區面積與城市人口幾乎成正比,城市人口越多,城市規模越大。4.城市房價5個城市,房價由北向南,分別是鄭州(10401元/㎡)、合肥(12476元/㎡)、武漢(11991元/㎡)、長沙(6676元/㎡)、南昌(9064元/㎡),
5.高等教育合肥有98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11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武漢有985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21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長沙有985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211湖南師范大學鄭州有211鄭州大學南昌有211南昌大學中部五省省會中,武漢應該是中心城市,且在各方面都有一定優勢,
2、合肥和蘭州哪個城市發達?
合肥和蘭州哪個更發達?這是合肥被黑的最慘的一次。前面有大神說了那么詳細,我就補充一下一個側面的例子!百年名校蘭州大學的沒落,可以窺見蘭州這些年經歷了什么,蘭州大學校長王乘說過一句話:大學的發展離不開城市。蘭州大學的命運與蘭州的命運休戚與共,作為新中國初期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基地,蘭州也曾有過風光的時候,比如在九幾年時合肥還是不是蘭州的對手。
3、高鐵時代,鄭州、西安、武漢、重慶和合肥,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中國五大“米字型”(鄭州、武漢、西安、重慶、合肥)高鐵樞紐城市高鐵是當前中國交通事業中最熱的詞之一,成為高鐵樞紐,在國家高鐵布局中占據領先位置,是很多國內一流城市競相爭取的目標,在國家高鐵布局中,有五個城市提出“米字型”高鐵建設的目標,那么這幾座座城市哪一個最具競爭力呢?綜合這幾座城市的交通區位條件、客流量、交通通達度、市場腹地等綜合條件,排出了下列名次。
一、鄭州“米字型”高鐵樞紐其實在所有提出建設“米字型”的城市中,鄭州無疑是占據先機,也最有可能率先實現,目前鄭州已經形成以京廣和徐蘭為主的十字型高鐵架構,鄭渝高鐵已經2016年12月23日已經開工建設,渝萬段已經通車,2019年河南湖北段也將基本建成運營。鄭合高鐵2015年開通建設,預計2020年左右投入使用,
鄭太高鐵已經與2016年開始建設,鄭州到焦作段已經通車,預計2020年底全線通車。鄭濟高鐵河南段2016年11月1日開工,預計2020年通車,以目前規劃,到2020年,鄭州的“米字型”高鐵將基本成型,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米字型”的城市。屆時,鄭州將成為中國高鐵事業發展最大受益城市,而這將對鄭州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當然,這并非是因為鄭州有什么特別之處,而是因為鄭州天生就處在一個絕佳的位置上,以鄭州為中心,600公里范圍內可達北京、武漢、西安、太原、濟南、武漢、合肥、南京、徐州等大城市。1500公里內,可通達國內70%的省會城市,南北東西,中原腹地,數億人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鄭州在中國高鐵發展上走在前列,二、武漢“米字型”高鐵樞紐和鄭州相比較,武漢“米字型”高鐵似乎略顯成色不足,但發展規劃也不亞于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