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蝦扯蛋,因為上圖只反應了杭州市對浙江全省的吸血情況加重,杭州首位度,中心度繼續增強,解放前后至七八十年代之前杭州首位一直低速徘徊,七八十年代對金華,紹興,湖州等地區人口有較高吸引力,九十年代起對溫州,臺州,嘉興,麗水等地吸引力增加,近十幾年因為三核心之一溫州,雙子星之甬城低速發展,相對衰落,杭州已成全省流量中心,這張圖是最好的證明,至于浙江人口外流從八九十年代來一直存在,網易丁磊不就是九十年代闖廣東的嘛,到二十一世紀初達到一個高峰(能源土地緊張,騰籠換鳥政策),大量創業人才西進北上南下,可以說是一次浙商大流動,現在上海前一百富豪也一半是浙江人,前十中五人是浙江人,前二十占十個,包括上海首富,廣東前一百也有人進入富豪榜,北京前一百也有十來人是浙商,這背后是更多的浙商及浙江普通打工者(八百萬左右),浙江人口從3827萬(1980年常住),3826萬(1980戶籍),4238萬(1990常住),4235萬(1990戶籍),4680萬(2000常住),4501萬(2000戶籍),5447萬(2010常住),4730萬(2010戶籍),5850萬(2019常住),4999萬(2019戶籍),這是近四十年來浙江人口變化數據,并沒有太多波動,浙江本土應該有四千萬人,另在外應有九百來萬在外打工經商學習(含中國籍出國人員),再加上近兩千萬不到的外來人口構成5850萬常住。
1、為何浙江流入人口大多為原浙江籍?浙江以前人口流失有多嚴重?
2、江蘇有多少溫州投資商,浙江有多少江蘇投資商?
這應該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也沒誰會花時間去統計這樣的數據吧,浙江和江蘇都是我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但浙江人善于經商是出了名的,據統計每9個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每26個浙江人中就有一家企業,浙商也是全國最大的商人團體之一,它們把生意做到了國內外,因此在江蘇來自浙江的投資商應該不少,不過卻很少聽說江蘇投資商。
溫州在浙江乃至全國的知名度都很高,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曾經的“溫州模式”與“蘇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并立,享譽一時,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溫州人做生意也是杠杠的,炒房團是出了名的。而且溫州人愛闖蕩,有報告顯示,每10個溫州人里就有3個在外地發展,省外的溫州人主要發布在江蘇、廣東、上海、福建、北京等經濟發達省市,其中溫州人外出打拼最多的地方就是江蘇,2018年的數據顯示是15.9萬,至于有多少是投資商就不得而知了。
3、山東GDP突破7萬億,和江浙廣東相比,為何有大量農村人外出打工呢?
在國經濟排名前5的省份,山東省的確外出務工人員比較多,尤其是魯西魯南地區的人才大量外流,原因很簡單,在山東省的就業機會,相對較少,近些年我國外來人口匯集最迅速、匯集數量最多的地區有兩個,一個是長三角,一個是珠三角,尤其是以珠三角為最。因為這兩個地區是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區域,相比于這兩個區域,山東雖然經濟也比較強悍,但是產業模式更趨向于傳統的工業,而工業對人才的需求量并不活躍,這也是山東省人口外流的最根本原因,
而人口外流其他省份務工的支撐點是收入水平,上面說了,山東省當前的經濟組成更趨向于傳統的工業,這類工業產業總資產雄厚,但是利潤率不是特別高,所以最終導致收入水平相對較低。舉個例子,山東省和江蘇省都是制造業大省,但是江蘇省的制造業當前已經普遍科技化,所以同樣的普通操作崗位兩個省份的收入水平是完全不同的,顯然江蘇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