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住宿費最高1.6萬元,我一度認為是假新聞。最近秦皇島分校出現的學生宿舍高收費問題,我認為主要責任還是東北大學,近日,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天價住宿費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廣大關注,現在也只有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還稱為“分校”,山東大學在威海的部分,是威海校區,與校本部在理論上擁有相同的地位,也是985、211、雙一流。
1、報志愿建議報分校(比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嗎?
我國的一些著名的大學,同時也建一些異地分校區。有兩個以上異地校區的大學有:哈爾濱工業大學,校本部在哈爾濱,有威海、深圳兩個分校區;山東大學,校本部在濟南,有威海、青島兩個分校區;中山大學,校本部在廣州,有珠海、深圳兩個分校區,其他還有異地校區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本部在大連,有盤錦校區;中國農業大學,本部在北京,有煙臺校區;北京師范大學,本部在北京,有珠海校區;中國人民大學,本部在北京,有蘇州校區;北京交通大學,本部在北京,有威海校區;合肥工業大學,本部在合肥,有宣城校區;河海大學,本部在南京,有常州校區;東北大學,本部在沈陽,有秦皇島分校,相當于校區。
題主說的分校,多數是校區,現在也只有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還稱為“分校”,山東大學在威海的部分,是威海校區,與校本部在理論上擁有相同的地位,也是985、211、雙一流。多數校區畢業生的畢業證,與校本部相同,但是也少數例外,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的畢業證,就會注明深圳校區字樣。不同的校區,相對于校本部來說,地位、作用是不一樣的,
有的分校區受認可的程度,比校本更高。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這個分校區比哈爾濱工業大學本部的錄取分數更高,在廣東省的錄取分數超過了中山大學,儼然要成為華南地區第一校了,他的錄取分數高,也并非全是地理位置的因素。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的師資力量也是超強,這里有本科生2600人,研究生3500人,卻有17名兩院院士,超豪華型的師資陣容,
這個分校區,在某些方面,已經超越了校本部。如果高考成績與之匹配,哈深還是非常值得的,除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其他分校區的錄取分數,基本上是低于校本部的。低有低的原因,除了地理位置的因素之外,其他還有院校自身的一些屬性,包括專業水平、師資力量、專業特色等。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專業特色是中外合作辦學,水平不低,學費很高,每年學費6萬元,部分專業是2 2辦學模式,2年要出國學習,
有兩個學校的畢業證或學位證。這樣的校區出國非常容易,但是需要家庭有較強的經濟實力作為后盾,類似的校區還有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不過這里的專業很少,規模很小。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開設的專業以師范類專業為主,以后北京師范大學校本部無師范類專業,師范類專業全部移到珠海校區,以后想在全國師范第一校讀師范,只有去珠海校區了。
中國農業大學煙臺校區,規模不大,專業特色方面,偏海洋、水產類,山東大學、中山大學的3個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城市不同,專業特色也有所不同,有的分區是包攬全校的某個專業,如哈工大的車輛類專業,全在威海校區。各分校區整體實力,肯定不如校本部,
可以看一下他們的研究生數量、院士或其他類型杰出人才的數量,對比一下數據就能看出來了。同時,分校區所在城市,除了深圳和青島以外,其他與校本部相比都略遜一籌,分校區吸引考生的地方,一是錄取分數要低很多,考取更容易,二是分校區的畢業證與校本部一樣,拿到用人單位,一般的人區分不出來是本次本部畢業還是分校區畢業。
2、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住宿費最高1.6萬,你怎么看?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住宿費最高1.6萬元,我一度認為是假新聞,東北大學是985大學,辦學經費充足,怎么會干這事?在2018年,東北大學辦學經費是48.8億元。秦皇島分校也存在了很多年,現在的畢業證都是跟本校的一樣了,怎么會出現這事?第一時間,我不相信這新聞,而且東北大學和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我都去過,有熟悉的老師,學風、校風都是很正常、正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