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的層面上國家一直在調控房地產業,但目標不是漲房價,也不是降房價,而是穩定房價,不出現房價的大起大落,施行“一城一策”的辦法。隨著大壩的建成發電,加上三門峽降級成為縣級市,三門峽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在全國的知名度下降了,尤其是1994年三峽大壩的興建,讓很多人關注度轉移于此,誤以為三門峽就是三峽。
1、三門峽的房價會降嗎?
目前,三門峽新房市場處于穩中有升的狀態。個別樓盤促銷力度較大,但只是少數樓盤,2018年11月24日,位于萬達廣場南側的建業城一期首批房源開盤,成交均價突破6000元/平米,雖然沒有出現開盤即清盤的局面,但也足以說明品牌樓盤即便銷售價格遠遠高于市場均價,仍會得到部分消費者的認可。三門峽高層住宅均價目前大部分在5000元/平米左右,個別樓盤下探至4500元/平米,
細分來說,有一定規模的樓盤,銷售單價基本在5000元/平米以上;規模不大的整個小區只有3棟樓以下的樓盤,銷售價格基本在4500元/平米左右。三門峽今后的新房市場,銷售價格兩極分化的現象還會加劇,地段相對較好,規劃檔次高,景觀出彩,戶型科學的樓盤,銷售價格還會持續走高。相反,規模太小,規劃水平低,景觀差,戶型一般的樓盤,銷售價格則有下行的趨勢,
2、有人稱三門峽是河南的“鶴崗”,房價常年保持全省最低,什么原因?
黑龍江的鶴崗今年火了,原因就是房價超級便宜,一些南方的朋友組團在網上通過鶴崗中介辦理過戶手續,更有一些買不起房子的自媒體作者,不遠萬里到鶴崗花幾萬塊錢,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三門峽市地處河南西部,位于鄭州和西安的中間,房價確實在河南省各地級市中保持低價位,綜合各種情況,無非就是以下幾種原因:知名度不高三門峽曾經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紅火過,全國各地的水利建設者齊聚三門峽大壩建設工地,報紙電臺天天都有來自三門峽建設進度的最新消息,隨后設立了三門峽市,行政級別一開始就是地級市,
隨著大壩的建成發電,加上三門峽降級成為縣級市,三門峽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在全國的知名度下降了,尤其是1994年三峽大壩的興建,讓很多人關注度轉移于此,誤以為三門峽就是三峽。人口流失嚴重三門峽市位于豫晉陜三省交界處,東達洛陽鄭州開封,西可到渭南西安寶雞,北過黃河到山西運城只有50公里,這樣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人員的流動,加上戶口限制政策放開和人們頭腦里固有的“人往高處走”的觀念,人口流失是在所必然的,
我身邊一些朋友的孩子,有的剛上初中,就被附近一些城市的學校選拔走了。考上大學的孩子畢業后,回來的不多,大部分在大城市安家落戶,他們不但自己不回來,在經濟條件改善后,還把父母也接走去“享福”,沒有大型企業市區周圍原有的幾家大型企業,如河南二印、鋁廠等,或改制或倒閉,十一工程局總部也遷到了鄭州,人們普遍覺得找個工作太難了。
沒有好的企業,就留不住人才,就算暫時留住,但福利待遇不高,最后的結果也是走,試想如果有富士康那樣上萬工人的大型企業進駐三門峽,就能帶動房地產的興盛,也能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大面積拆遷市區的幾個大型城中村,如上村、崖底、田家渠、師家渠等,最近幾年都拆遷了,高樓大廈替代了以前的“老破小”宅基地房屋,村民有的一家分了好幾套房子,自己根本住不過來,于是賣的賣、租的租,房源多就遏制住了市區房價上漲的勢頭,
現在城中村改造拆遷勢頭仍然如火如荼,市區南邊的賀家莊正在拆遷,市區北邊的會興正在征地賠償,用不了幾年,這兩處地方又會產生大量房產需要“消化”。沒有好的本科院校雖然有一所河南科技大學應用工程學院在市區西部教學,可每年招生和畢業人數不多,形不成規模效應,剩下的職業技術學院和社會管理學院,都屬大專層次,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相距不遠的運城學院,卻是二本院校,每年畢業學生二萬余人,助力山西經濟發展。三門峽房價再低,也不可能像鶴崗那樣所謂的幾萬元一套房,畢竟三門峽位于中原,四季分明,氣候適宜,文化旅游資源眾多,像函谷關、天鵝湖、地坑院等旅游景點,經過幾年的宣傳運作,開始在全國有了知名度,我覺得隨著“房住不炒”觀念的深入人心,房子正在去掉金融屬性,回歸居住功能,三門峽房價本身就不高,會長期穩定在當前水平,加上市區廉租房的建設和使用,百姓以后不會再為房子發愁,“居者有其屋”一定會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