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工業園建于城南,聽說發展的還可以。形成了鐵路公路無縫銜接彰顯鄧州交通優勢,為鄧州經濟發展提供交通基礎,著名作家二月河生在鄧州、長在鄧州,你對于鄧州未來的發展有著怎樣的看法,鄧州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較之前也算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鄧州城區東部一馬平川,豪無阻攔,所以向東部發展是最經濟最簡單的方法。
1、鄧州為什么不向西發展?
因為鄧州西部鐵路的原因。眾所周知,鄧州城區東部的建設日新月異,但鐵路以西近十年基本沒什么大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鐵路的原因。城區主干道新華路的三孔橋,一到節假日賭得水泄不通,而且一到下雨天積水嚴重,已經發生多次汽車拋錨事件,因為雷鋒路到了鐵路也拐進新華路,仲景路和團結路往西都不通,這樣給三孔橋的交通壓力徒增。
當然人民路一孔橋的情況和三孔橋差不多,當然有得會說修一個立交橋跨過鐵路不就完了嗎?這橋想修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個是鄧州作為一個農業為主的縣級市財政不行,另外這個要和鐵路部門商量,鐵路部門要考慮鐵路安全等等原因。另外鄧州城區東部一馬平川,豪無阻攔,所以向東部發展是最經濟最簡單的方法,現在鄧州市政府為了提升城市生態環境提出建設湍北新區,湍北新區的定位就是行政中心,商業布局依然會在河南岸。
2、河南鄧州是一個怎樣的城市,發展的潛力大嗎?
鄧州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較之前也算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記得小時候的鄧州市,對了,那時候叫鄧縣,到處是農田,瓦房茅草屋,后來建了火車站和汽車站,帶動了周邊的經濟發展。外婆家就是火車站附近,她們那個村,好多家抓住了機會,開了家庭旅館,家庭條件提高了許多,生活日漸富足,擺脫了貧困!慢慢的,路也修的好了寬了,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商場門店遍地開花,菜市場、化肥廠、卷煙廠如雨后春筍,一派繁榮景象,
花洲書院修復開園,喜迎八方來客。雷鋒紀念館,記載雷鋒生平,雷鋒鄧州戰友繼承雷鋒精神,把雷鋒精神撒在鄧州的土地上,大公園、明珠湖、濕地公園,為鄧州人民開辟休閑樂園。棉紡廠前幾年還可以,如今形勢不是太好,有的已經關閉,鄧州工業園建于城南,聽說發展的還可以。小城市經濟,工資不高!很多人為了生活,還是去了外地打拼,
3、高鐵鄧州東站,拉近了鄧州與新野之間的距離,兩城怎樣才能相向融合發展?你怎么看?
謝邀,我是會答不會答上來一通亂答的答哥。首先鄧州東站的建設從一開始都爭議滿滿,從鄭萬高鐵規劃方案一出,鄧州和新野的老鄉都摸拳擦掌,一時間網絡上爭高鐵鬧的風頭無兩,最終政府拍板,建立鄧州東站,鄧州東站雖在鄧州境內,卻與新野縣城更為接近,顯然是政府為了照顧兩地父老鄉親的最佳方案,所以說兩地人民應該團結,共同發展和利用好高鐵帶動當地人民的經濟水平增長才是實事。
4、鄧州的前景如何?
發展的潛力很大,筆者還是比較看好!主要有幾個發展優勢,第一區域優勢鄧州市它是河南境內的一座省直管市,它的區域位置優勢是比較的明顯的,鄧州市它是豫西南門戶城市,國務院確定的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身處在豫西南與湖北省的交界之處,而且鄧州市在武漢、西安、鄭州這三個“大三角”以及南陽、十堰、襄陽這三個“小三角”城市群當中還起著承東啟西的“橋梁”作用。
有豫、鄂、陜“三省雄關”之稱,國土面積2369平方公里,第二交通便捷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鄧州市的交通也是非常的便捷的,鄧州市境內鐵路有三條高鐵鄭萬,焦柳鐵路,浩吉鐵路形成三個火車站“鄧州站、鄧州東站、鄧州西站”。公路方面有二廣,鄧內,鄂豫三條高速,另省道很多,形成了鐵路公路無縫銜接彰顯鄧州交通優勢,為鄧州經濟發展提供交通基礎。
第三鄧州名人才俊輩出,歷史上曾孕育出62位侯王、11位宰相,現代著名作家姚雪垠、周大新、語言學家丁聲樹、教育家韓作黎、楊蘊玉等都是鄧州杰出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生在鄧州、長在鄧州,第四鄧州資源豐富獨特,盛產小麥、棉花、芝麻、煙草、小辣椒、花生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是國家糧食、黃牛、外貿煙出口生產基地,素有“糧倉”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