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因素,青島是著名旅游城市、外來務工人口大市,共享單車投放的主要區域就是市南市北,而這兩個區域全年有幾百萬流動人口。公交車跟共享單車肯定不能完全替代,現在共享單車發展遇到了瓶頸,有部分的瓶頸在于公交車的價格,于是共享單車公司經常被約談,而且要定期繳納罰款才能取回被沒收的車輛,這大大增加了共享單車的投放成本。
1、青島為什么沒有共享單車?
不是沒有,而是和大多城市一樣,共享單車公司都撤退了。最早進入青島的是ofo和酷騎,但是這兩個品牌都出現了重大BUG,比如車胎需要打氣,沒有GPS定位,鎖住之后不撥亂密碼還能打開這讓最早幾個批次投放的共享單車被大規模免費使用或者棄用,之后摩拜的高押金讓更好騎更安全的車輛搶占島城共享單車市場,此時的酷騎已經瀕臨倒閉,ofo垂死掙扎。
于是摩拜順利完成全覆蓋,2017年剛剛投放時,大家用車還是比較規矩的,2018年就開始大量出現上私鎖的情況,導致公共資源被據為己有,而后更是被大量的騎到封閉式小區甚至單元里。這讓有定位的車子都難以被公司回收檢修,于是車輛越來越少,舊車、壞車越來越多。再然后摩拜漲價,十幾塊的季卡也沒了,變成30一個月60一季,汽車成本大增,之后騎車的人就大幅減小,
再后來ofo等公司出現了無法退押金或者需要排隊的情況,摩拜也出現了用戶大規模退押金的情況。某寶之后搞的小藍車情況也類似,而且出現更晚,投放量更小,還沒等普及就趕上共享單車公司倒閉潮,加之此時大家對于共享單車已經心有余悸,所以也只能告別市場,另外一個因素,青島是著名旅游城市、外來務工人口大市,共享單車投放的主要區域就是市南市北,而這兩個區域全年有幾百萬流動人口。
有些游客騎完車直接把車丟在景區,要知道這些地方連個煙頭都看不到,那么到處都是自行車的結果就是會被城管收走,于是共享單車公司經常被約談,而且要定期繳納罰款才能取回被沒收的車輛,這大大增加了共享單車的投放成本。最后這些公司終于因為長期入不敷出而紛紛撤離,這種情況不只是在青島,在全國所有城市都類似,目前依然有定點投放共享單車的城市已經不超過10個,其他都是公司撤離時的漏網之魚,有個幾百輛殘存,也已面臨消失。
2、公交車和共享單車有竟爭嗎?你怎么看?
謝邀,公交車和共享單車當然有競爭。共享單車剛推出來的時候理念是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而實際上解決的不止最后1公里,筆者上班基本2公里-3公里,共享單車過去13分鐘左右,而以前大概率是要做公交車去的,共享單車騎多了,公交車自然騎的就少了。公交車跟共享單車肯定不能完全替代,距離遠的時候,天氣惡劣的時候,自然更愿意選擇公交車。
距離沒那么遠,又想著鍛煉一下的,當然喜歡共享單車,誰也取代不了誰?,F在共享單車發展遇到了瓶頸,有部分的瓶頸在于公交車的價格,公交車有月票制,價格在1-2元不等,一個月的算20個工作日,價格在40-80左右,而現在共享單車的月卡價格普遍定在20一個月,推廣期價格各種打折,等我們完全習慣共享單車后,價格自然就恢復到原價20,甚至更貴,但價格絕對不可能超過公交車每月價格。